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3年第5期
编号:12690944
耳垂放血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00例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第5期
     关键词:耳垂;放血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中图分类号:R5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87-01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俗称“蛤蟆瘟”,是由病毒(疠气)引起的流行性传染病。本病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疼痛为主症,伴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本科从2005年~2010年运用耳垂放血疗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0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所收集的200例病例均为本科门诊患者,发病均在3 d以内无并发症者的腮腺炎患者,其中男98例,女102例;2~4岁136例,5~12岁51例,13岁以上13例。

    2 治疗方法

    取双侧耳垂轮6~轮5间部,轻揉至耳垂发红充血后,局部常规消毒,一手捏紧耳垂部,用一次性采血针快速点刺,挤出血直至血液呈现淡红色为度,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每日治疗1次。体温超过38.5℃者给服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外,其它不需要任何治疗,连续治疗3次后不愈者,改为隔日治疗1次。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3日内症状体征消失;显效:治疗3~5日症状体征消失;有效:治疗5~7日症状体征消失;无效:治疗1周症状体征仍不消失。

    3.2 治疗结果 治愈:91例,占45.5%;显效:83例,占41.5%;有效:20例,占10.0%;总有效率为97%。有4例因治疗3日后体温未降,家长自行中断本治疗转药物治疗,占2.0%;有2例治疗5日后出现合并化脓性扁桃腺炎及颌下淋巴结炎而中断本治疗转其它治疗,占1.0%;其余均收到满意疗效。

    4 体会

    中医认为“痄腮”是由风温邪毒(疠气)经口鼻进入体内,侵犯足少阳胆经,经络阻塞气血不通,郁而化热(火),引起腮腺肿大,气血不通,发为本病。现常规治疗有西药口服、输液,中医辨证治疗,草药外敷,针刺耳尖、井穴部放血等多种治疗方法,皆能奏效,但该病患者多为小儿,惧怕针药,药物内服外敷均难于施行,耳尖、耳穴部放血因神经丰富,疼痛感较甚,小儿亦难接受,而耳垂部柔软,医生在为患儿作轻揉充血过程中通过肢体接触抚摸并附以语言诱导,能有效消除小儿紧张情绪,减少哭闹,积极配合治疗。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耳为听”。元·《卫生宝鉴》:“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络于耳者。”说明耳部和全身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灵枢·九针十二原》则说“宛陈则除之”,就是说要通过刺络放血的方法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虚实,调整紊乱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积极的治疗作用。一般而言,针刺放血主要有泻热、止痛、镇静、消肿、急救开窍、解毒、化瘀消癥的作用[1]。本法简便安全、疗效肯定,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治本病的理想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秀珍.刺血疗法[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14.

    (收稿日期:2013-03-06), http://www.100md.com
------
    梁俊 云南省广南县中医医院;

    【摘要】正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俗称"蛤蟆瘟",是由病毒(疠气)引起的流行性传染病。本病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疼痛为主症,伴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本科从2005年~2010年运用耳垂放血疗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0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耳垂 放血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分类号】R512.1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俗称“蛤蟆瘟”,是由病毒(疠气)引起的流行性传染病。本病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疼痛为主症,伴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本科从2005年~2010年运用耳垂放血疗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0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所(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