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3年第8期
编号:12685493
《伤寒杂病论》对胃痞诊疗思路浅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第8期
     摘要:以《伤寒杂病论》对脾胃病为依据,提出胃痞的中医病名,并对其病因、病机、证候、用药特点等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胃痞以中气受制,升降失常,或痞或结为主要病机,胃痞辨证论治错综复杂,寻求病机、证候辨证机会转瞬即逝,决定了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的多样性。总以脾升胃降、脾健胃和、升清降浊、升阳补气为调中之策,对于胃痞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胃痞的未病防治才是影响预防,转归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胃痞;辨证论治;未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R256.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8-0010-03

    《伤寒论》为治疗外感疾病的专著,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鼻祖。然其对脾胃病的论述尚不被医家所重视。虽然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专篇阐发,提出了中阳不足、外受风寒、内伤生冷为太阴本病;太阳病误下,中气受制,转属太阴;阳明病清下太过,伤及脾阳等病因病机。处方有理中丸、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等治疗方药。但这些认识还远不能满足临证所需。而散见于六经、有关脾胃痛论述的条文,对胃脘痛辨证论治思维却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如:“伤寒若吐若下后”,损伤脾阳,脾失健运,不能制水,则水饮上冲,出现:“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致清阳不升,蒙闭清窍,因而:“起则头眩,脉沉紧”。柯琴注曰:“浮而紧者名弦,是风邪外伤。此沉紧之弦,是木邪内发。若遇粗工,鲜不认为真武病。”[1]此时需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若更发汗,阳气愈伤,筋脉失养,“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 ......
------
    杨永龙 蒋友翠 甘国华 云南省威信县中医医院;

    【摘要】以《伤寒杂病论》对脾胃病为依据,提出胃痞的中医病名,并对其病因、病机、证候、用药特点等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胃痞以中气受制,升降失常,或痞或结为主要病机,胃痞辨证论治错综复杂,寻求病机、证候辨证机会转瞬即逝,决定了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的多样性。总以脾升胃降、脾健胃和、升清降浊、升阳补气为调中之策,对于胃痞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胃痞的未病防治才是影响预防,转归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胃痞 辨证论治 未病防治

    【分类号】R256.32

    《伤寒论》为治疗外感疾病的专著,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鼻祖。然其对脾胃病的论述尚不被医家所重视。虽然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专篇阐发,提出了中阳不足、外受风寒、内伤生冷为太阴本病;太阳病误下,中气受制,转属太阴;阳明病清下太过,伤及脾阳等病因病机。处方有理中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