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的辨证施护体会
关键词:胃癌;辨证施护;体会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8-0075-02
胃癌属中医学“胃脘痛”、“积聚”、“噎膈”等范畴,由于正虚与邪实是其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以正虚多见,正邪相搏,邪胜正衰,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痰凝、邪毒郁久阻络遏经造成胃部包块的病变。因外邪侵胃,饮食失宜,劳累过度,情志失调等所致。以中、上腹隐痛或不适,剑突下可触及包块或压痛,有胃病史,并伴有腹胀、纳呆、消瘦、呕血、黑便等近期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胃癌早期诊断,可手术治愈,无法实施根治术,配合化疗、放疗、中医中药等治疗及合理有效的辨证施护,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复发,改善生活质量。现将胃癌常见临床证型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胃癌常见证型
, 百拇医药
1.1肝胃不和型胃脘胀满疼痛,连及胁肋,嗳气反酸,呃逆反胃或见胸胁胀满、纳呆,舌质暗红或淡红,或见瘀斑,苔薄黄或薄白,脉弦。
1.2痰湿停滞型上腹有肿块、胀满疼痛,剑突下痞满或胸胁闷胀,吞咽不顺甚则呕吐痰涎,口淡、纳呆无味食少,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而厚或苔黄腻,脉弦滑。
1.3气滞血瘀型上腹剧痛,痛有固定,胃脘胀满刺痛拒按,固定不移,或可触及肿块,脘腹闷胀不欲食。呕吐宿食或见黑便,口唇青紫,舌质青紫或有瘀斑,苔薄黄,脉弦或细涩。
1.4脾胃气虚型神疲气短,面色萎黄,四肢无力,不思饮食,食后胃脘不适或胃脘胀满,恶心欲呕,呕吐后胃舒;或脘腹虚胀,形体消瘦,大便稀溏。舌质淡暗,舌体肥大可见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无力。
1.5脾胃虚寒型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泛呕清水,纳食不化,四肢不温,恶寒倦卧,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小便清长,舌质暗淡,可见齿痕,苔白水滑或白腐,脉沉细或沉缓。
, 百拇医药
1.6胃阴不足型胃脘刺痛或胃脘灼热隐痛,嘈杂不适,饥不纳食,口干咽燥,喜冷饮,大便干结。胃脘痞满,嘈杂欲食,纳食则痛,发热不退,舌质红降,苔少或苔花剥,脉细数。
1.7气血两虚型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胃脘疼痛,可触及肿块,纳呆或食后胃胀,低热或盗汗自汗,唇甲色淡,舌质暗淡或淡,或见瘀斑,脉沉细。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基础护理保持病区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保证患者充足睡眠。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被,注意胃脘部的保暖,防受寒,加重胃脘痛。吸氧患者保证有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热患者,忌汗出当风。
2.1.2药物护理中西药内服、外包、直肠给药合用,注意配伍禁忌。肿瘤的疼痛是气滞、血瘀、痰凝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止痛给药途径有口服、肌注、外贴止痛贴、中药贴敷穴位或痛处、直肠给药等。给药方法按WHO“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按需给药,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给药。给予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测,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目的是让患者获得最佳止痛效果而产生最小的副作用,指导协助患者或家属正确使用止痛药。中药汤剂宜浓煎,虚证宜久煎,温服或热服。实证宜凉服或温服。为了增加疗效,补益药、健胃药宜饭前服,服药后2 h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
, http://www.100md.com
2.1.3辨证饮食护理(1)肝胃不和:常服疏肝理气、合胃降逆止痛的柑橘、洋葱、萝卜粥、陈皮粥、佛手粥等。忌食土豆、红薯、南瓜等胀气之品及辛辣、生冷、肥甘食物,戒烟酒。(2)痰湿停滞:饮食宜健脾利湿,理气化痰,宽中散结的茯苓粥、莱菔子粥、山楂粥等。忌食芋头、红薯等胀气之品及辛辣刺激、生冷、肥甘食品。(3)气滞血瘀: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止痛、通便的食物,桃仁粥、木耳粥、萝卜粥、木瓜、山楂等。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戒烟酒。吐血,便血应禁食。(4)脾胃气虚:食健脾养胃,消食化瘀的茯苓粥、陈皮粥、薏苡仁粥;忌食辛辣、生冷、肥甘食品。(5)脾胃虚寒:食温中散寒,温肾助阳的生姜红糖粥,吴茱萸胡椒粉粥,桃仁粥、茯苓粥等,忌食油腻辛辣、生冷瓜果等。(6)胃阴不足:食清热解毒,益胃养阴的莲子粥、百合粥、丝瓜鲫鱼汤,梨、荸荠、白木耳、藕汁、广柑以助药效。忌食辛辣刺激、煎炸、戒烟酒等。(7)气血两虚:食气血双补,活血化瘀的桂园大枣粥,黄芪粥、当归川芎排骨汤,茯苓枸杞子粥等。忌食辛辣、生冷、肥甘之品及戒烟酒。
2.1.4情志护理患者情志过激、过盛,影响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疾病发生和变化。要关心、体贴和安慰患者,使其保持乐观愉快情绪,积极配合治疗,疾病早日康复。
, 百拇医药
2.2临症护理
2.2.1胃脘痛(1)加强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减轻疼痛。与患者进行交谈,给患者听音乐以转移注意力。(2)隔姜灸大陵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每日1次,每次15 min,阴虚证、实热证禁用。(3)活血化瘀止痛中药外敷或湿热敷、穴位贴敷患处。虚寒证给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吴茱萸和胡椒粉醋调成糊状贴敷胃脘部或神阙穴、中脘穴等。(4)按揉足三里、中脘、内关穴等止痛,每穴30次,每日2次。(5)耳穴压籽胃、脾、肝、神门、交感,隔日1次,双耳交替。
2.2.2纳呆、呕吐(1)隔姜灸内关穴、足三里穴、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15 min。阴虚证、实热证禁用。(2)生姜、吴茱萸捣烂贴敷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4 h。(3)按揉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穴,毎穴30次,每日1次。(4)耳穴压籽胃、脾、神门、内分泌,隔日1次,双耳交替。
2.2.3呕血、黑便(1)稳定患者情绪,嘱其卧床休息,减少活动。(2)严密观察呕血、黑便的时间、色、质、量,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3)食清淡宜消化食物,食具有生血的香菇、木耳、大枣,补气养血的山药、藕、大枣、桂圆、瘦肉、鸡蛋,补血止血的花生红枣汤。
, 百拇医药
2.3并发症护理
2.3.1出血的护理观察患者呕血、便血等情况,耳穴压籽胃、脾、神门、交感止呕。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稳定患者情绪。多食补气摄血之品黑木耳、红枣、莲子、扁豆、山药粥、黄芪粥、人参粥等。
2.3.2梗阻的护理观察患者腹胀痛、呕吐、排气、排便等情况,耳穴压籽胃、脾、肺、大肠促进排便、排气。鼓励患者适当的活动,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排气,减轻腹胀痛。
2.3.3胸水、腹水的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如腹胀痛、气急、胸闷、呼吸困难、厌食、贫血、排尿、排便、排气、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缓解上述症状。
3体会
胃癌的病位在胃部,病性为正虚与邪实而致病,因虚而邪实,与肝、脾、肾三脏相关,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疾病。发病机理是脏腑本虚、饮食失宜、劳累过度、情志失调、外邪侵胃(摄入亚硝胺和多环芳烃化学致癌物)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邪毒停滞、痰湿聚集、胃失和降、津液输布失调、气滞血瘀等而发生胃癌。胃癌早期诊断,可手术治愈,无法实施根治术,给予姑息治疗。胃癌化疗效果不佳,若“防治并重”,可取得一定疗效。如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随气候变化增减衣被、注意胃脘部保暖。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饮食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勿暴饮暴食,以软烂为宜,营养丰富,按证候属性进行饮食调护,按时准确服药,按证候属性进行服中药指导。定期复查和随访,锻炼身体,量力而行。晚期患者可在床上、床旁、病区适当行肢体的功能锻炼如活动关节、按摩肌肉等,达到气机调畅,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恢复肢体功能。
(收稿日期:2013-06-21), http://www.100md.com
------
李德琼 赵秀华 段朝丽 云南省中医医院;
【摘要】正胃癌属中医学"胃脘痛"、"积聚"、"噎膈"等范畴,由于正虚与邪实是其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以正虚多见,正邪相搏,邪胜正衰,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痰凝、邪毒郁久阻络遏经造成胃部包块的病变。因外邪侵胃,饮食失宜,劳累过度,情志失调等所致。以中、上腹隐痛或不适,剑突下可触及包块或压痛,有胃病史,并伴有腹胀、纳呆、消瘦、呕血、黑便等
【关键词】 胃癌 辨证施护 体会
【分类号】R248
胃癌属中医学“胃脘痛”、“积聚”、“噎膈”等范畴,由于正虚与邪实是其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以正虚多见,正邪相搏,邪胜正衰,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痰凝、邪毒郁久阻络遏经造成胃部包块的病变。因外邪侵胃,饮食失宜,劳累过度,情志失调等所致。以中、上腹隐痛或不适,(李德琼 赵秀华 段朝丽)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8-0075-02
胃癌属中医学“胃脘痛”、“积聚”、“噎膈”等范畴,由于正虚与邪实是其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以正虚多见,正邪相搏,邪胜正衰,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痰凝、邪毒郁久阻络遏经造成胃部包块的病变。因外邪侵胃,饮食失宜,劳累过度,情志失调等所致。以中、上腹隐痛或不适,剑突下可触及包块或压痛,有胃病史,并伴有腹胀、纳呆、消瘦、呕血、黑便等近期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胃癌早期诊断,可手术治愈,无法实施根治术,配合化疗、放疗、中医中药等治疗及合理有效的辨证施护,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复发,改善生活质量。现将胃癌常见临床证型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胃癌常见证型
, 百拇医药
1.1肝胃不和型胃脘胀满疼痛,连及胁肋,嗳气反酸,呃逆反胃或见胸胁胀满、纳呆,舌质暗红或淡红,或见瘀斑,苔薄黄或薄白,脉弦。
1.2痰湿停滞型上腹有肿块、胀满疼痛,剑突下痞满或胸胁闷胀,吞咽不顺甚则呕吐痰涎,口淡、纳呆无味食少,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而厚或苔黄腻,脉弦滑。
1.3气滞血瘀型上腹剧痛,痛有固定,胃脘胀满刺痛拒按,固定不移,或可触及肿块,脘腹闷胀不欲食。呕吐宿食或见黑便,口唇青紫,舌质青紫或有瘀斑,苔薄黄,脉弦或细涩。
1.4脾胃气虚型神疲气短,面色萎黄,四肢无力,不思饮食,食后胃脘不适或胃脘胀满,恶心欲呕,呕吐后胃舒;或脘腹虚胀,形体消瘦,大便稀溏。舌质淡暗,舌体肥大可见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无力。
1.5脾胃虚寒型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泛呕清水,纳食不化,四肢不温,恶寒倦卧,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小便清长,舌质暗淡,可见齿痕,苔白水滑或白腐,脉沉细或沉缓。
, 百拇医药
1.6胃阴不足型胃脘刺痛或胃脘灼热隐痛,嘈杂不适,饥不纳食,口干咽燥,喜冷饮,大便干结。胃脘痞满,嘈杂欲食,纳食则痛,发热不退,舌质红降,苔少或苔花剥,脉细数。
1.7气血两虚型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胃脘疼痛,可触及肿块,纳呆或食后胃胀,低热或盗汗自汗,唇甲色淡,舌质暗淡或淡,或见瘀斑,脉沉细。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基础护理保持病区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保证患者充足睡眠。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被,注意胃脘部的保暖,防受寒,加重胃脘痛。吸氧患者保证有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热患者,忌汗出当风。
2.1.2药物护理中西药内服、外包、直肠给药合用,注意配伍禁忌。肿瘤的疼痛是气滞、血瘀、痰凝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止痛给药途径有口服、肌注、外贴止痛贴、中药贴敷穴位或痛处、直肠给药等。给药方法按WHO“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按需给药,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给药。给予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测,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目的是让患者获得最佳止痛效果而产生最小的副作用,指导协助患者或家属正确使用止痛药。中药汤剂宜浓煎,虚证宜久煎,温服或热服。实证宜凉服或温服。为了增加疗效,补益药、健胃药宜饭前服,服药后2 h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
, http://www.100md.com
2.1.3辨证饮食护理(1)肝胃不和:常服疏肝理气、合胃降逆止痛的柑橘、洋葱、萝卜粥、陈皮粥、佛手粥等。忌食土豆、红薯、南瓜等胀气之品及辛辣、生冷、肥甘食物,戒烟酒。(2)痰湿停滞:饮食宜健脾利湿,理气化痰,宽中散结的茯苓粥、莱菔子粥、山楂粥等。忌食芋头、红薯等胀气之品及辛辣刺激、生冷、肥甘食品。(3)气滞血瘀: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止痛、通便的食物,桃仁粥、木耳粥、萝卜粥、木瓜、山楂等。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戒烟酒。吐血,便血应禁食。(4)脾胃气虚:食健脾养胃,消食化瘀的茯苓粥、陈皮粥、薏苡仁粥;忌食辛辣、生冷、肥甘食品。(5)脾胃虚寒:食温中散寒,温肾助阳的生姜红糖粥,吴茱萸胡椒粉粥,桃仁粥、茯苓粥等,忌食油腻辛辣、生冷瓜果等。(6)胃阴不足:食清热解毒,益胃养阴的莲子粥、百合粥、丝瓜鲫鱼汤,梨、荸荠、白木耳、藕汁、广柑以助药效。忌食辛辣刺激、煎炸、戒烟酒等。(7)气血两虚:食气血双补,活血化瘀的桂园大枣粥,黄芪粥、当归川芎排骨汤,茯苓枸杞子粥等。忌食辛辣、生冷、肥甘之品及戒烟酒。
2.1.4情志护理患者情志过激、过盛,影响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疾病发生和变化。要关心、体贴和安慰患者,使其保持乐观愉快情绪,积极配合治疗,疾病早日康复。
, 百拇医药
2.2临症护理
2.2.1胃脘痛(1)加强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减轻疼痛。与患者进行交谈,给患者听音乐以转移注意力。(2)隔姜灸大陵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每日1次,每次15 min,阴虚证、实热证禁用。(3)活血化瘀止痛中药外敷或湿热敷、穴位贴敷患处。虚寒证给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吴茱萸和胡椒粉醋调成糊状贴敷胃脘部或神阙穴、中脘穴等。(4)按揉足三里、中脘、内关穴等止痛,每穴30次,每日2次。(5)耳穴压籽胃、脾、肝、神门、交感,隔日1次,双耳交替。
2.2.2纳呆、呕吐(1)隔姜灸内关穴、足三里穴、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15 min。阴虚证、实热证禁用。(2)生姜、吴茱萸捣烂贴敷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4 h。(3)按揉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穴,毎穴30次,每日1次。(4)耳穴压籽胃、脾、神门、内分泌,隔日1次,双耳交替。
2.2.3呕血、黑便(1)稳定患者情绪,嘱其卧床休息,减少活动。(2)严密观察呕血、黑便的时间、色、质、量,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3)食清淡宜消化食物,食具有生血的香菇、木耳、大枣,补气养血的山药、藕、大枣、桂圆、瘦肉、鸡蛋,补血止血的花生红枣汤。
, 百拇医药
2.3并发症护理
2.3.1出血的护理观察患者呕血、便血等情况,耳穴压籽胃、脾、神门、交感止呕。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稳定患者情绪。多食补气摄血之品黑木耳、红枣、莲子、扁豆、山药粥、黄芪粥、人参粥等。
2.3.2梗阻的护理观察患者腹胀痛、呕吐、排气、排便等情况,耳穴压籽胃、脾、肺、大肠促进排便、排气。鼓励患者适当的活动,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排气,减轻腹胀痛。
2.3.3胸水、腹水的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如腹胀痛、气急、胸闷、呼吸困难、厌食、贫血、排尿、排便、排气、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缓解上述症状。
3体会
胃癌的病位在胃部,病性为正虚与邪实而致病,因虚而邪实,与肝、脾、肾三脏相关,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疾病。发病机理是脏腑本虚、饮食失宜、劳累过度、情志失调、外邪侵胃(摄入亚硝胺和多环芳烃化学致癌物)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邪毒停滞、痰湿聚集、胃失和降、津液输布失调、气滞血瘀等而发生胃癌。胃癌早期诊断,可手术治愈,无法实施根治术,给予姑息治疗。胃癌化疗效果不佳,若“防治并重”,可取得一定疗效。如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随气候变化增减衣被、注意胃脘部保暖。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饮食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勿暴饮暴食,以软烂为宜,营养丰富,按证候属性进行饮食调护,按时准确服药,按证候属性进行服中药指导。定期复查和随访,锻炼身体,量力而行。晚期患者可在床上、床旁、病区适当行肢体的功能锻炼如活动关节、按摩肌肉等,达到气机调畅,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恢复肢体功能。
(收稿日期:2013-06-21), http://www.100md.com
------
李德琼 赵秀华 段朝丽 云南省中医医院;
【摘要】正胃癌属中医学"胃脘痛"、"积聚"、"噎膈"等范畴,由于正虚与邪实是其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以正虚多见,正邪相搏,邪胜正衰,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痰凝、邪毒郁久阻络遏经造成胃部包块的病变。因外邪侵胃,饮食失宜,劳累过度,情志失调等所致。以中、上腹隐痛或不适,剑突下可触及包块或压痛,有胃病史,并伴有腹胀、纳呆、消瘦、呕血、黑便等
【关键词】 胃癌 辨证施护 体会
【分类号】R248
胃癌属中医学“胃脘痛”、“积聚”、“噎膈”等范畴,由于正虚与邪实是其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以正虚多见,正邪相搏,邪胜正衰,胃失和降,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痰凝、邪毒郁久阻络遏经造成胃部包块的病变。因外邪侵胃,饮食失宜,劳累过度,情志失调等所致。以中、上腹隐痛或不适,(李德琼 赵秀华 段朝丽)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