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5年第1期
编号:12628983
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1期
     关键词:盆底失弛缓;便秘:综述中图分类号:R256. 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 - 2349( 2015)01- 0073 - 02盆底失弛缓综合征(pelvic floor dyssynergia,PFD)是盆底肌反射性或随意性异常引起的一组症候群[1],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患者静息时盆底肌呈持续收缩状态,排便时盆底肌不仅不放松,反而收缩;肛直肠角不增大,反而缩小,因而导致排便困难[2]。目前认为,该疾病为一组综合症候群,除了便秘症状外,还可能合并肠易激综合征、排尿困难、肛门直肠痛、帕金森氏病等多种疾病。现将近年来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综述如下。1 病因1.1 祖国医学对PFD的认识PFD是两医学中的分类方法,在中医史献中仍属于“便秘”范畴。便秘在古代有很多名称,如便秘、大便难、大便不通、大便不利、大便闭塞、大便艰难、不得大便、不便、闭结、后不利、后闭,不得后、走哺、关格、大肠结、不得泻等[3]。《内经》认为大小便的病变与肾的关系密切;《素问·五藏别论篇》:“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提示肛门功能与五脏关系密切,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脉法》提出:“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口阳结也”。《金匮要略》提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丁义江[4]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肝、肾均有关系。盆底失弛缓型便秘整个病理过程以气虚为本,气阴(津)两伤贯穿始终,可挟湿、热、瘀等邪实。周仲瑛[5]认为便秘发病的原凶归纳起来有饮食不洁、情志失调、外邪犯胃、禀赋不足等,病机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引起肠道传导失司所致。1.2 西医对PFD的认识 研究表明[6-14],影响盆底肌在排便过程中失协调的原凶可能有以下几点:(1)盆底肌超负荷收缩。可出现缺血性痉挛和Trp痉挛,造成阴部神经受到牵拉、刺激和水肿。(2)炎症反应刺激。耻骨直肠肌周围感染引起的炎症刺激导致水肿、纤维化,甚至形成瘢痕,使耻骨直肠肌失去正常舒张功能。(3)精神心理障碍。精神心理障碍可致大脑兴奋性增高,肌肉收缩反射环路失调,并可使肛管压力升高,内括约肌反射活动增强,从而发生盆底失弛缓。(4)长期使用泻剂。可能导致盆底反射性松弛机制不稳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9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