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5年第2期
编号:12623127
土茯苓“通利关节”溯源及阐发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2期
     关键词:土茯苓;痹证;痿证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 - 2349( 2015) 02 - 0096 - 02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块茎,又名禹余粮、刺猪苓、仙遗粮、土革薢等,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肝、胃经,临床主要用于痹证、头痛、中毒、癌毒、淋证、泄泻、皮肤疮肿、妇科疾病等的治疗,为治杨梅疮的要药。1 古代医籍中土茯苓的应用笔者研习古代医籍文献发现,明代之前土茯苓记载较少,《本草经集注》载其:“昔禹行山乏食,采此以充粮,而弃其余”,称其为“禹余粮”;《本草拾遗》言其:“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食,不饥”;《本草图经》谓其:“敷疮毒殊效”。从上述记载中可以发现土茯苓在明代之前药用价值并不大。明代中后期,土茯苓的药用价值开始得到医家的重视,而这要得益于当时在东南沿海等地流行的杨梅疮。杨梅疮,即西方医学中的梅毒,因其形似杨梅而得名。据考证,梅毒是16世纪以后由葡萄牙商人至广州传人的[1]。对于杨梅疮这种疾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用了较多的篇幅阐述。他认为:“杨梅疮古方不载,亦无病者。近时起于岭表,传及四方,盖岭表风土卑炎,岚瘴熏蒸,饮啖辛热,男女淫猥。湿热之邪积蓄既深,发为毒疮,遂致互相传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