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利水通络方对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利水通络方对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利水通络方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降压效果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价。结果 经临床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BP,DBP与脉压差情况,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期间内,患者未出现不良症状,安全性较好。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除了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外,加用中医利水通络方,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利水通络方;高血压;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49-0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疾病,该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如患者血压未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其机体重要器官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由此能够看出,对于高血压者,使用有针对性的方式加以治疗,对于其疾病转归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以往一般使用降压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虽说能够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但其依赖性强一直被人们所诟病。随着中医的普及,其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方面也取得了不俗效果。有文献指出[2],对于高血压者,以西医药物治疗为基础,对患者使用中医利水通络方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本文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使用了中医利水通络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和病理实验检查,患者确诊,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最新颁布的关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治标准。本实验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执行,患者与家属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符合实验指标,排除先天性疾病者,精神疾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缺陷者,妊娠女性,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肿瘤患者。在进行本实验调查之前半个月,患者均为服用过降压药物。现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3例。观察组男49例,女34例,年龄358~726岁,平均年龄为(568±34)岁,病程05~338 a,平均病程为(195±36)a。对照组男52例,女31例,年龄389~756岁,平均年龄为(553±64)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非洛地平片(国药准字H20000003,生产单位:浙江南洋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1次/日。5 mg/次。连续使用1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药物为基础加用中医利水通络方进行治疗,方剂组成为:夏枯草15 g,寄生25 g,杜仲20 g,钩藤30 g,益母草20 g,桂枝10 g,天麻15 g,地龙15 g,茯苓皮30 g,赤小豆15 g。冷水煎煮,煎水去渣,1剂/日,分为早晚服用,温服,连续使用4 d为1疗程。
13 观察标准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降压效果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价。
14 疗效判定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治标准》[3]:显效:患者血压值恢复正常,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20 mmHg,既往临床症状消失,或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30 mmHg;有效:经治疗后,患者血压值恢复正常标准,舒张压下降幅度在10~20 mmHg之间,既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舒张压下降幅度在20~30之间,血压状况稳定;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视为治疗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 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方式进行计算,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降压效果比较 见表1。
23 安全性比较情况 在整个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水电解质平衡,心电图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见2种治疗方式效果较好。
3 讨论
迄今为止,西医仍是治疗高血压的主流方式,其主要利用使用相关药物,提升患者排尿量,降低血压值。进而起到提升肾脏血液流通水平,降低心脏负荷效果,全面换直接患者既往临床症状。该方式效果显著,见效快,安全性也较高但值得说明的是,患者需要终身服用西药,以达到治疗目的,如停药,血压值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上升。
从祖国医学角度来讲,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为阴阳失衡,脑髓空虚,脉络失养,或因火扰清窍,清阳不振进而导致疾病发生。从辨证类型上来讲,高血压也可以被分成痰湿中阻,肝阳上亢,气血虚亏等,导致肾阳不足,进而产生气血失衡现象。情志抑郁,虚耗肝阴,令肝郁化火;先天不足,后天嗜好肥甘之物,长期饥饿疲劳,导致脾失健运,形成初始发病因素。随着患者疾病发展,逐渐显示出痰湿中阻,气血亏虚,肾阴不足,阴虚阳亢等中介性发病机制。在形成高血压疾病之后,在相关机制的作用下,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逐渐表现为阴阳偏盛,脏腑失衡,如果在此过程中内,患者气血瘀阻于脑,会形成脑卒中,瘀阻于心,发生胸痹。入气血上逆,会挟痰挟火于清窍,引发出血性脑卒中等。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主张使用平肝熄风,清肝泻火与祛痰化瘀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本实验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对患者以温药调和的方式,使用利水通络方进行治疗,治疗目的在于温阳利水,畅通经络。如果患者合并心绞痛,可在原有方剂基础上加用厚朴,如头晕,可加用石决明,如畏寒怕冷,可加用肉桂。在对患者实施辨证治疗的时候,医生应结合其素体体质与发病原因,按照实际情况适当变动方剂,酌量加减药物。以起到最佳临床效果[4]。
从本次实验的相关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经临床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和脉压均出现了下降趋势,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BP,DBP与脉压差情况显著较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使用观察组方式进行治疗,可全面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除了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外,推荐使用中医利水通络方,可以取得满意效果,患者的血压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对于疾病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萌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特征及生存质量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陈志兵,王庆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治疗现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03:81-83
[3]肖飞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607-608
[4]吴世才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7例的体会[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1:1433-1435
(收稿日期:2016-05-12), http://www.100md.com(王双贺)
关键词:中医利水通络方;高血压;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49-0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疾病,该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如患者血压未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其机体重要器官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由此能够看出,对于高血压者,使用有针对性的方式加以治疗,对于其疾病转归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以往一般使用降压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虽说能够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但其依赖性强一直被人们所诟病。随着中医的普及,其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方面也取得了不俗效果。有文献指出[2],对于高血压者,以西医药物治疗为基础,对患者使用中医利水通络方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本文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使用了中医利水通络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和病理实验检查,患者确诊,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最新颁布的关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治标准。本实验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执行,患者与家属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符合实验指标,排除先天性疾病者,精神疾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缺陷者,妊娠女性,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肿瘤患者。在进行本实验调查之前半个月,患者均为服用过降压药物。现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3例。观察组男49例,女34例,年龄358~726岁,平均年龄为(568±34)岁,病程05~338 a,平均病程为(195±36)a。对照组男52例,女31例,年龄389~756岁,平均年龄为(553±64)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非洛地平片(国药准字H20000003,生产单位:浙江南洋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1次/日。5 mg/次。连续使用1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药物为基础加用中医利水通络方进行治疗,方剂组成为:夏枯草15 g,寄生25 g,杜仲20 g,钩藤30 g,益母草20 g,桂枝10 g,天麻15 g,地龙15 g,茯苓皮30 g,赤小豆15 g。冷水煎煮,煎水去渣,1剂/日,分为早晚服用,温服,连续使用4 d为1疗程。
13 观察标准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降压效果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价。
14 疗效判定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治标准》[3]:显效:患者血压值恢复正常,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20 mmHg,既往临床症状消失,或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30 mmHg;有效:经治疗后,患者血压值恢复正常标准,舒张压下降幅度在10~20 mmHg之间,既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舒张压下降幅度在20~30之间,血压状况稳定;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视为治疗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 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方式进行计算,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降压效果比较 见表1。
23 安全性比较情况 在整个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水电解质平衡,心电图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见2种治疗方式效果较好。
3 讨论
迄今为止,西医仍是治疗高血压的主流方式,其主要利用使用相关药物,提升患者排尿量,降低血压值。进而起到提升肾脏血液流通水平,降低心脏负荷效果,全面换直接患者既往临床症状。该方式效果显著,见效快,安全性也较高但值得说明的是,患者需要终身服用西药,以达到治疗目的,如停药,血压值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上升。
从祖国医学角度来讲,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为阴阳失衡,脑髓空虚,脉络失养,或因火扰清窍,清阳不振进而导致疾病发生。从辨证类型上来讲,高血压也可以被分成痰湿中阻,肝阳上亢,气血虚亏等,导致肾阳不足,进而产生气血失衡现象。情志抑郁,虚耗肝阴,令肝郁化火;先天不足,后天嗜好肥甘之物,长期饥饿疲劳,导致脾失健运,形成初始发病因素。随着患者疾病发展,逐渐显示出痰湿中阻,气血亏虚,肾阴不足,阴虚阳亢等中介性发病机制。在形成高血压疾病之后,在相关机制的作用下,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逐渐表现为阴阳偏盛,脏腑失衡,如果在此过程中内,患者气血瘀阻于脑,会形成脑卒中,瘀阻于心,发生胸痹。入气血上逆,会挟痰挟火于清窍,引发出血性脑卒中等。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主张使用平肝熄风,清肝泻火与祛痰化瘀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本实验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对患者以温药调和的方式,使用利水通络方进行治疗,治疗目的在于温阳利水,畅通经络。如果患者合并心绞痛,可在原有方剂基础上加用厚朴,如头晕,可加用石决明,如畏寒怕冷,可加用肉桂。在对患者实施辨证治疗的时候,医生应结合其素体体质与发病原因,按照实际情况适当变动方剂,酌量加减药物。以起到最佳临床效果[4]。
从本次实验的相关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经临床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和脉压均出现了下降趋势,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BP,DBP与脉压差情况显著较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使用观察组方式进行治疗,可全面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除了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外,推荐使用中医利水通络方,可以取得满意效果,患者的血压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对于疾病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萌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特征及生存质量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陈志兵,王庆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治疗现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03:81-83
[3]肖飞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607-608
[4]吴世才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7例的体会[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1:1433-1435
(收稿日期:2016-05-12), http://www.100md.com(王双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