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6年第9期
编号:12952774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第9期
     摘要:孙思邈是唐代名医,又名药王,不仅治病疗效高,用药精当,而且养生有道,本文从中医治未病观引出孙思邈的治未病观,进而阐释孙思邈的养生理论,孙氏认为中医治未病观点的源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四气调神”养生与“四时五行”养生的精神是想通的,这说明养生与治未病的思想也是遥相呼应的。总体来讲,孙思邈的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对于现代养生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应当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

    关键词:孙思邈;治未病;养生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9-0012-03

    1中医治未病观的提出

    中医治未病观点的提出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一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二是《灵枢·逆顺》说的“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势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这两段经文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观点,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学术界基本认同中医“治未病”包含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两个层次,一是未病先防,一是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着重于养生修炼,既病防变侧重于超前临床。

    2中医治未病观的临床演义

    扁鹊所著《难经·七十七难》说:“经言上工治未病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