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7年第5期
编号:13054226
伏气学说与银屑病新探(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5期
     笔者认为,邪伏部位可从中医较为成熟的辨证体系来归纳认识,如脏腑、三焦、经络、卫气营血、阴分、阳分、六经辨证。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伏气学说不再是温病的专有名词,而伏邪致病也不仅仅用来阐释外感热病的一般规律,而是泛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致病因素,如六淫、七情、饮食失宜因其的痰浊、淤血、水饮、虫毒、郁气等。邪气所伏的部位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得到更准确的把握,如现今检查设备发现的病灶,或病原体感染等,西医对疾病病位把握的精确或可成为中医发展的助力。

    24季节相关性中国古代对疾病、温疫的预测都是以五运六气来推算的,五运六气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纲领,用天干和地支作为推演工作,系统总结和分析以六十年为周期的气候、物候及疾病变化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12]载:“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银屑病的发病规律可以参考“五运六气”的理论,《外科证治全书·白疕》[8]记载本病“因岁金太过,至秋深燥金用事,乃得此证,多患于血虚体瘦之人”,明确提出了中医五运六气学说银屑病季节相关性的指导意义。据1984年我国进行全国性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春季发病最多,初发者中占3092%,夏季为2467%,秋季为2134%,冬季2307%。冬春季节病情加重为多,冬季为4031%,春季为32%,夏季为1226%,秋季为1543%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