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不同病期HIV/AIDS干预作用浅析(1)
中图分类号:R512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5-0099-03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自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病人至今,艾滋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我国的艾滋病流行趋势日益严重,成为世界上快速增长的国家之一,严重威胁公众健康。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1],HIV感染的全过程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HIV/AIDS患者早期无特异性表现,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发热、腹泻、厌食、乏力、淋巴结肿大等HIV相关症状,进而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导致死亡。
对于艾滋病的治疗,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运用,使AIDS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但HAART也存在如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等局限因素影响其治疗效果。中医虽无艾滋病名,但根据症状体征来看其属于“温病”、“温疫”、“虚劳”范畴。中医药对于艾滋病的治疗,在经历了感性认识、初步研究、深入研究并不断完善3个阶段后[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