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医药对龙雷之火的辨识及临床运用(2)
4龙雷之火的治疗
实火证多采用火郁发之的治疗方法,发之的目的是使气机通畅,津液流通,郁结得解,火热得泄,从而使阳热之气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一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的一种方法,具有振奋正气,驱邪外出的治法。临床上常常用于气分火郁,血分火郁,因虚致郁,中阳亏虚、虚火内郁。
龙雷之火为阴邪横发,上干清道,而使龙雷升腾,龙雷得雨而溢横,惟桂附等辛热之品可引火归原,所谓同气相求,然须佐以和营之品,否则姜、附之烈,必将上犯也。赵献可在《医贯·相火龙雷论》中说:“相火者,龙火也,得湿则热,遇水则燔,不知其性,而以水折之,以湿攻之,适足以光焰烛天,物穷方止也,识其性者,以火运之,则焰灼自消,焰光扑灭”。认为相火即龙雷之火,为全身阳气之根本,龙雷之火上浮乃阴寒内盛,虚阳外越之证,为真寒假热之象,治以温补肾阳,引上浮龙雷之火下归于肾,代表方剂有四逆汤、桂附八味丸等。
命门火衰,下焦阴寒过盛,逼阳上浮,是虚火的病机,郑钦安特别推崇潜阳封髓丹,封髓丹原出于元代《御药院方》,在明代董宿的《奇效良方》中亦有记载。其功效为降心火,益肾水。方药组成:黄柏30 g,砂仁21 g,甘草9 g(郑钦安拟定剂量)。郑钦安认为该方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痛、咳嗽、喘促、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至平至常,至神至妙。”(《医理真传》)潜阳封髓丹方中附片辛热,补坎中之真阳,龟板咸凉,补离中之真阴,二物合用有“善补阳者,必于陰中求阳”之意;砂仁辛温,能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黄柏味苦入心,能坚肾益阴,色黄入脾,有调和水火之用;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全方共奏回阳潜阳,收纳阳光,引火归原之功。故用以治疗下焦阴寒过盛,虚火妄动之证颇效。
, 百拇医药
而鉴于龙类之火的特殊性,以热除热,甘温除热之法是降服龙雷之火的正确方法。所除之热可理解为龙火。这种方法是东垣针对脾气虚甚,导致血虚气无所附,引起虚阳亢奋而发热所设,对此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确实可以使中阳振而元气复,清气升而浊气降,发热之状逐渐消失。可见,用温肾回阳的办法除热与甘温除热法,针对的都是“热”象、均系补法,只不过是二者在药性上存在着温、热程度的稍异。笔者认为除了温肾回阳,甘温除热也可作为治龙火的一种方法。
验案,摘自《白族医药名家经验集萃》
白某,女,成人,大仓公社后甫村人,1962年就诊。
面青无华,食少难寐,舌无苔而红赤非常,因“肺结核”咯血住院月余,病不退而血未止,食少难寐,气息微弱。今日午后,突然躁烦恶热而渴饮冷水,自觉乳房胀满,挤之出血数滴而胀如故。脉微细如丝。
辨证:下元虚损,龙雷火奔,阳脱于上
, 百拇医药
处方:黑附片120 g,上肉桂12 g,生地12 g,山萸肉8 g,山药12 g,茯苓12 g,细辛3 g,丹皮8 g,泽泻8 g。
另用上桂心20 g,开水吞服以急救
病者垂危,要求出院,服肉桂后,归家又服用上方后,诸证渐减,出诊数次,守上方加减,病已向愈。数月后,病反复,因路远,另延医生治疗,无效死亡。
案例分析:阴盛于下,表现为面青无华,食少难寐,气息微弱,渴饮冷水,微细如丝不能固摄,阳越于上,元阳虚惫,龙火浮游不归,阴血随之外溢,咯血、乳头溢血,此非热伤阳络之候。朱仲希认为:“赤红非常并非热”。即:舌赤红非常,亦非热盛之象。乃元气耗损,阴盛于下,阳脱于上,近于阴阳离决之候,病危,当以桂附引火归元。扶阳救脱。但患者元气已耗,扶阳当兼救阴。温补肾阳,引上浮龙雷之火下归于肾之主方,加细辛乃交通阴阳之意。, 百拇医药(王雪梅 王蓓蓓 杨梅)
实火证多采用火郁发之的治疗方法,发之的目的是使气机通畅,津液流通,郁结得解,火热得泄,从而使阳热之气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一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的一种方法,具有振奋正气,驱邪外出的治法。临床上常常用于气分火郁,血分火郁,因虚致郁,中阳亏虚、虚火内郁。
龙雷之火为阴邪横发,上干清道,而使龙雷升腾,龙雷得雨而溢横,惟桂附等辛热之品可引火归原,所谓同气相求,然须佐以和营之品,否则姜、附之烈,必将上犯也。赵献可在《医贯·相火龙雷论》中说:“相火者,龙火也,得湿则热,遇水则燔,不知其性,而以水折之,以湿攻之,适足以光焰烛天,物穷方止也,识其性者,以火运之,则焰灼自消,焰光扑灭”。认为相火即龙雷之火,为全身阳气之根本,龙雷之火上浮乃阴寒内盛,虚阳外越之证,为真寒假热之象,治以温补肾阳,引上浮龙雷之火下归于肾,代表方剂有四逆汤、桂附八味丸等。
命门火衰,下焦阴寒过盛,逼阳上浮,是虚火的病机,郑钦安特别推崇潜阳封髓丹,封髓丹原出于元代《御药院方》,在明代董宿的《奇效良方》中亦有记载。其功效为降心火,益肾水。方药组成:黄柏30 g,砂仁21 g,甘草9 g(郑钦安拟定剂量)。郑钦安认为该方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痛、咳嗽、喘促、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至平至常,至神至妙。”(《医理真传》)潜阳封髓丹方中附片辛热,补坎中之真阳,龟板咸凉,补离中之真阴,二物合用有“善补阳者,必于陰中求阳”之意;砂仁辛温,能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黄柏味苦入心,能坚肾益阴,色黄入脾,有调和水火之用;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全方共奏回阳潜阳,收纳阳光,引火归原之功。故用以治疗下焦阴寒过盛,虚火妄动之证颇效。
, 百拇医药
而鉴于龙类之火的特殊性,以热除热,甘温除热之法是降服龙雷之火的正确方法。所除之热可理解为龙火。这种方法是东垣针对脾气虚甚,导致血虚气无所附,引起虚阳亢奋而发热所设,对此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确实可以使中阳振而元气复,清气升而浊气降,发热之状逐渐消失。可见,用温肾回阳的办法除热与甘温除热法,针对的都是“热”象、均系补法,只不过是二者在药性上存在着温、热程度的稍异。笔者认为除了温肾回阳,甘温除热也可作为治龙火的一种方法。
验案,摘自《白族医药名家经验集萃》
白某,女,成人,大仓公社后甫村人,1962年就诊。
面青无华,食少难寐,舌无苔而红赤非常,因“肺结核”咯血住院月余,病不退而血未止,食少难寐,气息微弱。今日午后,突然躁烦恶热而渴饮冷水,自觉乳房胀满,挤之出血数滴而胀如故。脉微细如丝。
辨证:下元虚损,龙雷火奔,阳脱于上
, 百拇医药
处方:黑附片120 g,上肉桂12 g,生地12 g,山萸肉8 g,山药12 g,茯苓12 g,细辛3 g,丹皮8 g,泽泻8 g。
另用上桂心20 g,开水吞服以急救
病者垂危,要求出院,服肉桂后,归家又服用上方后,诸证渐减,出诊数次,守上方加减,病已向愈。数月后,病反复,因路远,另延医生治疗,无效死亡。
案例分析:阴盛于下,表现为面青无华,食少难寐,气息微弱,渴饮冷水,微细如丝不能固摄,阳越于上,元阳虚惫,龙火浮游不归,阴血随之外溢,咯血、乳头溢血,此非热伤阳络之候。朱仲希认为:“赤红非常并非热”。即:舌赤红非常,亦非热盛之象。乃元气耗损,阴盛于下,阳脱于上,近于阴阳离决之候,病危,当以桂附引火归元。扶阳救脱。但患者元气已耗,扶阳当兼救阴。温补肾阳,引上浮龙雷之火下归于肾之主方,加细辛乃交通阴阳之意。, 百拇医药(王雪梅 王蓓蓓 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