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例不寐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摘要:根据中医临床证分型对不寐证进行辨证施护取得一定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寐;中医;辨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10-0097-03
不寐,即现代医学所称的失眠,中医又称之为“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笔者通过对不寐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不寐患者65例,其中男27例,女38例,肝火扰心23例,心脾两虚13例,痰热内扰9例,心肾不交11例,心胆气虚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0余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证型上无显著性差异。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标准及国内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满足2 个主症、1~2 个兼症,符合舌苔脉象。
13 纳入标准 (1)具有典型症状,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与辨证标准;(2)年龄18~70 岁;(3)治疗前2周未对不寐进行治疗者;(4)患者意识清醒,无失语及智能障碍;(5)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遵照治疗要求者。
14 辨证分型及标准
141 肝火扰心 症状: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142 心脾两虚 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143 痰热内扰 症状:噩梦纷纭,易惊易醒,心烦不寐,头目昏沉,痰多胸闷,恶心食少,心烦口苦,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144 心肾不交 症状: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145 心胆气虚 症状:虚烦不寐,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2 辨证施护方法
21 对照组 根据证型的不同,仅给予辨证治疗,不予以辨证施护。
22 治疗组 在辨证治疗的同时,根据证型的不同,给予相应的辨证施护。
221 肝火扰心 辨证施护:疏肝泻火,镇心安神。此类病人患者多由于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扰动心神而不寐。大多表现为性情急躁、脾气暴躁易怒或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因此应该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帮助其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疏解情绪。可进食疏肝泻火,镇心安神的食物,如:多食用莲子心、柠檬、橘子、百合、玫瑰花、香蕉等食品;每日按摩天庭、印堂、太阳穴、耳廓背沟处等穴位;多参加户外运动,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打羽毛球、打太极拳等运动;
222 心脾两虚 辨证施护: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此类患者多由于年迈体虚,劳心伤神或久病大病之后,引起气虚血亏,劳心过度,血液耗损过多,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导致“心脾两虚”。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黄色少华。护理此类患者应指导其忌操劳,多休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熬夜劳累,临睡前避免情绪激动;从食物中调养健脾,平日多吃些红枣、莲子、党参、当归、龙眼肉、灵芝等食品,注意饮食要规律,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加强营养,不要喝浓茶,吸烟等;按摩合谷、内关、血海、三阴交等穴位;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23 痰热内扰 辨证施护: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此类病人多因宿食停滞、积湿生热、痰热上扰而心烦不寐。病人多表现为胸腕痞闷,痰多头晕,目眩,口苦,或时寐时醒或恶梦纷纭,在临床护理中,要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饮食宜清淡,选用消食导滞化痰食品,如山楂、萝卜、杏子等,忌甘肥、醇酒等助湿生痰之品;按摩神门,内关、三阴交、太溪等穴;如患者有目眩症状时,应让其卧床休息,避免发生意外,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
224 心肾不交 辨证施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此类病人比较常见中年人,多由于肾阴亏于下,心火炎于上,水不得上济,火不得下降,心肾无以交通,故心烦不寐。护理此类病人应疏导其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多食用百合、白木耳、雪梨、芝麻、沙参、玉竹、麦冬、石斛等食品,少吃辛辣的食品;按摩心俞、肾俞、太溪、涌泉穴等穴位;注意少熬夜、避免过度劳累,睡前温水泡洗双足,引火下行,以助睡眠;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慎于房事,做到房事有节,防肾水亏耗。
225 心胆气虚 辨证施护: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此类病人多由于突然受惊,或耳闻巨响,目暏异物,或涉险临危,表现为噩梦惊扰,夜寐易醒,胆怯心悸,遇事易惊。由于心理承受力差,心神不定,胆怯易惊,不愿独自安卧,护理此类病人应保持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过度的紧张、兴奋、焦虑、抑郁、惊恐、愤怒等不良情绪刺激,帮助病人减轻思想负担;饮食宜清淡,可给予人参、酸枣仁、百合等;每日按揉涌泉穴,阳陵泉、胆俞、内关、三阴交等穴位;多进行户外活动,吸取正能量,避免睡前刺激性的电视或者书刊。
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睡眠时间回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沉稳,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睡眠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4 结果
见表1。
5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失眠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3]。不寐的原因很多,《内经》认为不寐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入阴所得。《素问·逆调论》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景岳全书·不寐》对形成不寐的原因作了精辟的分析:“不寐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在治疗上则提出:“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因此,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每因飲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致不寐病证。临床上不寐常见类型多有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为虚证。肝火扰心、痰热内扰为实证,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中医辨证施护治疗不寐简单易学、作用直接、无痛苦、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实用性强,易于推广,故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可产生良好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54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 -3)[S].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3]张瑞领,肖远德,刘亚非,等内养功防治失眠的辨证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4,11(36):1734-1735, 百拇医药(贺荣 宁春媛 曹艳 刘荣梅)
关键词:不寐;中医;辨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10-0097-03
不寐,即现代医学所称的失眠,中医又称之为“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笔者通过对不寐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不寐患者65例,其中男27例,女38例,肝火扰心23例,心脾两虚13例,痰热内扰9例,心肾不交11例,心胆气虚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0余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证型上无显著性差异。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标准及国内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满足2 个主症、1~2 个兼症,符合舌苔脉象。
13 纳入标准 (1)具有典型症状,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与辨证标准;(2)年龄18~70 岁;(3)治疗前2周未对不寐进行治疗者;(4)患者意识清醒,无失语及智能障碍;(5)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遵照治疗要求者。
14 辨证分型及标准
141 肝火扰心 症状: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142 心脾两虚 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143 痰热内扰 症状:噩梦纷纭,易惊易醒,心烦不寐,头目昏沉,痰多胸闷,恶心食少,心烦口苦,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144 心肾不交 症状: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145 心胆气虚 症状:虚烦不寐,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2 辨证施护方法
21 对照组 根据证型的不同,仅给予辨证治疗,不予以辨证施护。
22 治疗组 在辨证治疗的同时,根据证型的不同,给予相应的辨证施护。
221 肝火扰心 辨证施护:疏肝泻火,镇心安神。此类病人患者多由于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扰动心神而不寐。大多表现为性情急躁、脾气暴躁易怒或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因此应该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帮助其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疏解情绪。可进食疏肝泻火,镇心安神的食物,如:多食用莲子心、柠檬、橘子、百合、玫瑰花、香蕉等食品;每日按摩天庭、印堂、太阳穴、耳廓背沟处等穴位;多参加户外运动,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打羽毛球、打太极拳等运动;
222 心脾两虚 辨证施护: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此类患者多由于年迈体虚,劳心伤神或久病大病之后,引起气虚血亏,劳心过度,血液耗损过多,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导致“心脾两虚”。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黄色少华。护理此类患者应指导其忌操劳,多休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熬夜劳累,临睡前避免情绪激动;从食物中调养健脾,平日多吃些红枣、莲子、党参、当归、龙眼肉、灵芝等食品,注意饮食要规律,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加强营养,不要喝浓茶,吸烟等;按摩合谷、内关、血海、三阴交等穴位;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23 痰热内扰 辨证施护: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此类病人多因宿食停滞、积湿生热、痰热上扰而心烦不寐。病人多表现为胸腕痞闷,痰多头晕,目眩,口苦,或时寐时醒或恶梦纷纭,在临床护理中,要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饮食宜清淡,选用消食导滞化痰食品,如山楂、萝卜、杏子等,忌甘肥、醇酒等助湿生痰之品;按摩神门,内关、三阴交、太溪等穴;如患者有目眩症状时,应让其卧床休息,避免发生意外,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
224 心肾不交 辨证施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此类病人比较常见中年人,多由于肾阴亏于下,心火炎于上,水不得上济,火不得下降,心肾无以交通,故心烦不寐。护理此类病人应疏导其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多食用百合、白木耳、雪梨、芝麻、沙参、玉竹、麦冬、石斛等食品,少吃辛辣的食品;按摩心俞、肾俞、太溪、涌泉穴等穴位;注意少熬夜、避免过度劳累,睡前温水泡洗双足,引火下行,以助睡眠;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慎于房事,做到房事有节,防肾水亏耗。
225 心胆气虚 辨证施护: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此类病人多由于突然受惊,或耳闻巨响,目暏异物,或涉险临危,表现为噩梦惊扰,夜寐易醒,胆怯心悸,遇事易惊。由于心理承受力差,心神不定,胆怯易惊,不愿独自安卧,护理此类病人应保持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过度的紧张、兴奋、焦虑、抑郁、惊恐、愤怒等不良情绪刺激,帮助病人减轻思想负担;饮食宜清淡,可给予人参、酸枣仁、百合等;每日按揉涌泉穴,阳陵泉、胆俞、内关、三阴交等穴位;多进行户外活动,吸取正能量,避免睡前刺激性的电视或者书刊。
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睡眠时间回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沉稳,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睡眠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4 结果
见表1。
5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失眠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3]。不寐的原因很多,《内经》认为不寐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入阴所得。《素问·逆调论》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景岳全书·不寐》对形成不寐的原因作了精辟的分析:“不寐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在治疗上则提出:“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因此,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每因飲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致不寐病证。临床上不寐常见类型多有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为虚证。肝火扰心、痰热内扰为实证,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中医辨证施护治疗不寐简单易学、作用直接、无痛苦、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实用性强,易于推广,故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可产生良好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54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 -3)[S].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3]张瑞领,肖远德,刘亚非,等内养功防治失眠的辨证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4,11(36):1734-1735, 百拇医药(贺荣 宁春媛 曹艳 刘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