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8年第10期
编号:13273889
温伟波教授从脾虚湿热论治津液病的经验介绍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10期
     摘要:介绍温伟波教授治疗津液病的学术经验。温教授认为津液病不外乎津液不足及津液运行障碍两个方面,消渴、肥胖、汗证等津液运行障碍所致津液病的发生发展与脾关系最为密切,多因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或禀赋不足,脾气虚弱,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蕴久化热而成,提出了补益脾气,清热化湿的治疗法则。

    关键词:温伟波;津液病;脾虚湿热;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10-0008-03

    《灵枢·决气》有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当津液生成不足、排泄过多或输布、运行障碍时则会导致津液病的发生,在临床中,消渴、肥胖、汗证等疾病均归属于中医津液病的范畴。温伟波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从事内分泌科、消化内科20余年,对津液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认为津液病虽涉及病种繁多,但从病位而言均与脾有关,特别是津液运行障碍所致津液病者,脾气亏虚,湿热内蕴是其基本病机。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得其悉心指导,现将温教授从脾虚湿热论治津液病的学术经验介绍如下。

    1 脾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黄帝内经》对津液在体内的输布、排泄已经做了经典的描述,指出津液的正常输布、代谢离不开肺、脾(胃)、肾、三焦等脏腑功能的协调运作,若一脏失司,则可相互影响,导致水液停聚。张先茂认为在诸脏之中,又以脾气为主。若脾气运化失司,不能尽散水精上归于肺,以敷布全身内外,濡养百脉,则肺气不能正常下降,三焦之决渎迟缓,气亦不能下交于肾,肾气不能照常泌清别浊,以尽涤其水,残留水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