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409412
浅析从五脏论治胸痹(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9期
     笔者认为,若因感受外邪而加重者,宜加入麻黄、杏仁等解表宣肺之品;若咳甚,喘憋不能平卧者,宜加入葶苈子、朴硝等泻肺行水之属;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肺心病患者多为久病,正气亏虚,泻肺行水之品较峻猛,宜酌量使用。

    4 从脾胃论治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经云:脾与胃以膜相连……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胃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若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或劳倦适度,致脾胃损伤,水谷精微无以化生;或水湿停聚,聚湿生痰饮。《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心虽位居上焦,脾位居中焦,但其通过经筋、脉络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心属火,脾属土,属母子关系,脾并及心,子病及母。水谷精微无以化生,气血亏虚,无以上奉于心,则心脉不充,脉道滞涩,久则因虚致瘀,不荣则痛,发为胸痹,临床可见心胸隐痛,按之痛减,气短乏力、纳差,舌淡苔白,脉细涩无力;若脾失健运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