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肾同源”论治类风湿关节炎(1)
摘要:以肝肾同源理论为基础,结合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肝肾两脏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指导。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肝肾同源;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12-0028-0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多系统性疾病,累及四肢小关节,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缺乏明确的结论,且无根治方法。本文试从中医“肝肾同源”的角度去认识RA,为RA的临床中医药治疗提供指导。
1 “肝肾同源”的起源与理论发展
“肝肾同源”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就分别从生理和病理方面阐述了肝肾二脏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影响。汉唐金元时代人们对肝肾同源的认识由萌芽阶段进入到深化阶段,并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为肝肾同源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东汉著名医家华佗从肝肾病理表现角度出发,并指出当以补肝养肾治疗“筋痹”。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方》中提出肝病及肾。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云:“肾主骨……肝主筋。自古肾肝之病同一治……”。由此提出了“肝肾同治”的理论。明清时期该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且得到了全面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