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435869
中医药干预结肠炎-癌转化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12期
     3 中医药阻延结肠炎-癌转化

    中医对结肠炎-癌转化的认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辨证:①前期以脾虚为主,脾胃升降失调,大肠传导失司,湿邪侵袭肠腑,水湿并作,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而泄泻,湿蕴热积于肠,日久热盛肉腐,内溃成疡,络损血溢,症见腹痛,大便溏浊粘秽,挟黄色赤白脓血,或有里急后重。肠镜下可见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及出血。脾虚为其发病之本,湿热为其致病之标,故治疗上应以补脾为主,兼以清热化湿解毒,其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相关研究已证实参苓白术散干预溃疡性结肠炎有良效,其作用机制包括调控ERK/p38、MAPK信号通路或NF-κB表达、下调相关促炎因子等[22-23]。②中期以脾虚肝郁为主,脾虚日久运化失职,湿停为痰,痰湿壅滞大肠,酿热为毒,痰热瘀毒胶结,肠络受损,血溢络外,则便下脓血,又有病久患者忧思怫郁,肝气不舒,木郁侮土,肠腑气机升降失调,则症见泄泻反复发作,粪质稀溏或黏液便,腹痛窜鸣便泻,泻后痛减。肝脾失调是其病机关键,治疗当以疏肝理脾,使邪去郁解,气血调畅,其代表方是痛泻要方,廉南等[24-25]学者进行了长达10年临床观察,证实痛泻要方对结肠炎-癌转化确有一定阻断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细胞因子、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26]。③后期病程日久,脏腑阴阳失调,五脏虚极累及肾,命门火衰,迁延失治则湿困瘀阻,邪极盛正极衰,局部精血、津液气化不行而凝聚,与气血相搏结,在肠道渐成有形之邪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