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2009
编号:13812835
毕朝忠论治胸痹心痛病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09
     摘要:总结毕朝忠主任治疗胸痹心痛经验。毕老认为该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虚血少为其本,痰气瘀结为其标,重视胸痹心痛与脾胃的关系;治疗当标本兼治,以自拟当归川芎散为主方加减化裁。

    关键词:毕朝忠;胸痹心痛;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9-0005-02

    畢朝忠主任医师,系重庆市名中医,从医50余载,学验颇丰,擅长治疗肺系、脾胃、心脑疾病。其对冠心病的诊治多有良效,认为冠心病属“胸痹心痛病”范畴,笔者有幸待诊,受益匪浅,现将毕老治疗胸痹心痛经验介绍如下。

    1 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

    毕老认为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虚血少为其本,痰气瘀结为其标,且有经典理论支持。《金匮要略》述:“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为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故也”,首次提出“胸痹”病名,指出“阳微阴弦”的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指随年龄增长,人的肾气渐衰,正气渐亏。胸痹心痛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因该年龄段病人已经出现肾气衰弱的表现,若肾阳虚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心阳不振,则推动血运无力,心血失于温养,血运迟滞则为瘀,不通则痛;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心阴不足,心血亏耗,心失所养,不荣则痛。《儒门事亲》中有“夫膏粱之人,起居闲逸,奉养过度,酒食所伤,以致中脘留饮,胀满,痞膈,酢心”,指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则生化运行气血津液机能下降,以致气滞、痰阻、血瘀发为胸痹心痛。

    毕老指出,胸痹虽为本虚标实之病,但也有因虚致实、因实致虚之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