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的研究进展(1)
摘要:蝼蛄是一种重要的动物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药用价值极高,并且安全无毒。通过从蝼蛄在医药典籍中的记载、分类、化学成分、炮制加工、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蝼蛄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蝼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12-0081-05
蝼蛄为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昆虫,俗名拉拉蛄、土狗、天蝼、地拉蛄等[1-2]。蝼蛄始载于《吕氏春秋》[3],其药用历史悠久,在很多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1992年版《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记载:“蝼蛄为蝼蛄科动物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或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的干燥体;味咸性寒,归胃、膀胱经;有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恶疮”[4]。由此可见,蝼蛄有多种药用功效,是一种重要的动物药材。本文从蝼蛄在医药典籍中的记载、分类、化学成分、炮制加工、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蝼蛄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蝼蛄在医药典籍中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 记载:“主产难,出肉刺,溃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5]。苏颂曰:“治石淋导水,用蝼蛄七枚、盐二两,新瓦上铺盖焙干,研末;每温服一钱匕,即愈也”[6];《本草图经》记载:“治‘石淋’、‘水肿’,利大、小便;治瘰疠,骨鲠,治口疮立效”;《延年方》记载:“脐风出汁”;《总录》记载:“牙齿疼痛”;《千金方》记载:“塞耳治聋”;《救急方》记载:“箭镞入肉”;《本草从新》记载:“通便而二阴皆利,逐水而十种俱平,贴瘰疠颇效,化骨鲠殊灵”[5];《别录》记载:“蝼蛄生东城平泽,夜出者良,夏至取,暴干;治鲠用脑,吞之瘥,亦治刺不出,传之即出”;《本草纲目》记载:“蝼蛄入药用雄;通石淋、治疗瘰疬骨哽”[7-8];《弘景医案》记载:“自腰以前能止大小便,自腰以后能下大小便”;《普济方》记载:“如男子病,土狗用身;如女子病,土狗用头”;《玉楸药解》云:“清利湿热”;《本草汇言》记载:“蝼蛄因得湿土秽壤而生,性善钻利,故本药主水脏壅逆;水道不通,二便闭,胀欲死,或水气泛滥致成水肿胀满,腹大如鼓,面浮,喘急不得卧者,服此,停水大行,胀消而喘定”[9];《日华子本草》曰:“治恶疮,水肿,头面肿”[10];朱丹溪指出:“蝼蛄治水甚效,但其性急,虚人戒之”;1980年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标准》记载:“蝼蛄为蝼蛄科昆虫蝼蛄 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 的干燥虫体”[11]。由此可见,蝼蛄的药用历史悠久,在很多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它具有多种药用功效,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2 蝼蛄的种类及鉴别
2.1 蝼蛄的种类 蝼蛄为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蝼蛄科(Gryllotalpide)蝼蛄属(Gryllotalpa)动物[12]。蝼蛄属有30余种,我国境内已发现6种: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东方蝼蛄(G.orientalis Burmeister)、台湾蝼蛄(G.formosana Skiraki)、金秀蝼蛄(G.jinxiuensis You et Lin)、河南蝼蛄(G.henana Cai et Niu)和普通蝼蛄(G.gryllotapa linnaeus),其中东方蝼蛄G.orientalis Burmeister和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为药用品种。根据专家考证,过去称为“非洲蝼蛄(G.africana Palisot)”的种应为“东方蝼蛄(G.orientalis Burmeister)”[13]。
2.2 螻蛄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分布区域
2.2.1 华北蝼蛄 华北蝼蛄的个体较大,颜色较浅,胖头大腚;成虫体长约为35~55 mm,黄褐或浅黑褐色,有一个强壮发达的前胸背板和一对有力的开掘式前足;在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一个棘刺,也称单刺蝼蛄。若虫体较大、色较浅;雄性生器粗壮,后角长,端部较平;阳茎腹片向两侧延伸,末端分叉,整体呈“W”状。它分布于北纬32°以北的江苏、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15]。
2.2.2 东方蝼蛄 东方蝼蛄体长约30 mm,长翅,类似单刺蝼蛄,前足腿节下缘正常,较平直;后足胫节内侧具3枚背刺(连端刺共7枚);雄性生器后角短,端部平凹,位于腹突之上;阳茎腹片向两侧延伸呈“M”状。它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南方各省较为普遍。
2.2.3 台湾蝼蛄 台湾蝼蛄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江西、四川。
2.2.4 金秀蝼蛄 金秀蝼蛄分布于广西。
2.2.5 河南蝼蛄 河南蝼蛄的体长约20mm;后翅短于前翅,其它类似东方蝼蛄。它分布于河南省伏牛山、大别山和秦岭。
2.2.6 普通蝼蛄 普通蝼蛄分布于新疆。
2.3 蝼蛄的鉴别
2.3.1 气相色谱分析法鉴别 据报道,Castner.james L用气相色谱分析不同种表皮脂类成分后,发现种间有明显的区别,同种的两性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该法可用于蝼蛄的种间分类和鉴别。
2.3.2 近红外分析法鉴别 据报道,不同种类的蝼蛄聚类关系较远,而同种类的蝼蛄聚类关系较近,因此,可用近红外分析法进行蝼蛄的分类和鉴别[16-17]。
2.3.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鉴别 据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获取不同蝼蛄种以及混乱品种的指纹特征图谱,依照它们的特征峰可以进行鉴定研究[18]。, 百拇医药(刘因华 赵远 张菊 夏海梅 何鹏飞 王胤骁)
关键词:蝼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12-0081-05
蝼蛄为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昆虫,俗名拉拉蛄、土狗、天蝼、地拉蛄等[1-2]。蝼蛄始载于《吕氏春秋》[3],其药用历史悠久,在很多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1992年版《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记载:“蝼蛄为蝼蛄科动物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或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的干燥体;味咸性寒,归胃、膀胱经;有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恶疮”[4]。由此可见,蝼蛄有多种药用功效,是一种重要的动物药材。本文从蝼蛄在医药典籍中的记载、分类、化学成分、炮制加工、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蝼蛄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蝼蛄在医药典籍中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 记载:“主产难,出肉刺,溃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5]。苏颂曰:“治石淋导水,用蝼蛄七枚、盐二两,新瓦上铺盖焙干,研末;每温服一钱匕,即愈也”[6];《本草图经》记载:“治‘石淋’、‘水肿’,利大、小便;治瘰疠,骨鲠,治口疮立效”;《延年方》记载:“脐风出汁”;《总录》记载:“牙齿疼痛”;《千金方》记载:“塞耳治聋”;《救急方》记载:“箭镞入肉”;《本草从新》记载:“通便而二阴皆利,逐水而十种俱平,贴瘰疠颇效,化骨鲠殊灵”[5];《别录》记载:“蝼蛄生东城平泽,夜出者良,夏至取,暴干;治鲠用脑,吞之瘥,亦治刺不出,传之即出”;《本草纲目》记载:“蝼蛄入药用雄;通石淋、治疗瘰疬骨哽”[7-8];《弘景医案》记载:“自腰以前能止大小便,自腰以后能下大小便”;《普济方》记载:“如男子病,土狗用身;如女子病,土狗用头”;《玉楸药解》云:“清利湿热”;《本草汇言》记载:“蝼蛄因得湿土秽壤而生,性善钻利,故本药主水脏壅逆;水道不通,二便闭,胀欲死,或水气泛滥致成水肿胀满,腹大如鼓,面浮,喘急不得卧者,服此,停水大行,胀消而喘定”[9];《日华子本草》曰:“治恶疮,水肿,头面肿”[10];朱丹溪指出:“蝼蛄治水甚效,但其性急,虚人戒之”;1980年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标准》记载:“蝼蛄为蝼蛄科昆虫蝼蛄 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 的干燥虫体”[11]。由此可见,蝼蛄的药用历史悠久,在很多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它具有多种药用功效,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2 蝼蛄的种类及鉴别
2.1 蝼蛄的种类 蝼蛄为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蝼蛄科(Gryllotalpide)蝼蛄属(Gryllotalpa)动物[12]。蝼蛄属有30余种,我国境内已发现6种: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东方蝼蛄(G.orientalis Burmeister)、台湾蝼蛄(G.formosana Skiraki)、金秀蝼蛄(G.jinxiuensis You et Lin)、河南蝼蛄(G.henana Cai et Niu)和普通蝼蛄(G.gryllotapa linnaeus),其中东方蝼蛄G.orientalis Burmeister和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为药用品种。根据专家考证,过去称为“非洲蝼蛄(G.africana Palisot)”的种应为“东方蝼蛄(G.orientalis Burmeister)”[13]。
2.2 螻蛄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分布区域
2.2.1 华北蝼蛄 华北蝼蛄的个体较大,颜色较浅,胖头大腚;成虫体长约为35~55 mm,黄褐或浅黑褐色,有一个强壮发达的前胸背板和一对有力的开掘式前足;在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一个棘刺,也称单刺蝼蛄。若虫体较大、色较浅;雄性生器粗壮,后角长,端部较平;阳茎腹片向两侧延伸,末端分叉,整体呈“W”状。它分布于北纬32°以北的江苏、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15]。
2.2.2 东方蝼蛄 东方蝼蛄体长约30 mm,长翅,类似单刺蝼蛄,前足腿节下缘正常,较平直;后足胫节内侧具3枚背刺(连端刺共7枚);雄性生器后角短,端部平凹,位于腹突之上;阳茎腹片向两侧延伸呈“M”状。它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南方各省较为普遍。
2.2.3 台湾蝼蛄 台湾蝼蛄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江西、四川。
2.2.4 金秀蝼蛄 金秀蝼蛄分布于广西。
2.2.5 河南蝼蛄 河南蝼蛄的体长约20mm;后翅短于前翅,其它类似东方蝼蛄。它分布于河南省伏牛山、大别山和秦岭。
2.2.6 普通蝼蛄 普通蝼蛄分布于新疆。
2.3 蝼蛄的鉴别
2.3.1 气相色谱分析法鉴别 据报道,Castner.james L用气相色谱分析不同种表皮脂类成分后,发现种间有明显的区别,同种的两性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该法可用于蝼蛄的种间分类和鉴别。
2.3.2 近红外分析法鉴别 据报道,不同种类的蝼蛄聚类关系较远,而同种类的蝼蛄聚类关系较近,因此,可用近红外分析法进行蝼蛄的分类和鉴别[16-17]。
2.3.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鉴别 据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获取不同蝼蛄种以及混乱品种的指纹特征图谱,依照它们的特征峰可以进行鉴定研究[18]。, 百拇医药(刘因华 赵远 张菊 夏海梅 何鹏飞 王胤骁)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昆虫类 > 蝼蛄(土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