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21年第10期
编号:445963
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概况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0月30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10期
     惠海珍 戚东卫 史丙俊 王英俊 江雪

    摘要:近年来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疾病,严重者影响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虽然中医在本病的治疗上具有独到的见解和确切的疗效,但并无一套完整规范的诊疗体系,也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通过综合近年来各家的辨证思路,旨在对AD的辨证分型及治疗进行综述,为中医科研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应性皮为炎;辨证分型;辨证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10-0083-04

    特应性皮炎(AD),也称为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婴儿湿疹等,是一种瘙痒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容易反复发作且较难治愈。其临床表现有红斑、丘疹、渗出、鳞屑、苔藓样变、皮肤干燥等,常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及血清IgE增高[1]。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病因复杂,多认为是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失调,皮肤微生物群失调[2]。其临床治疗的困难在于降低它的复发率,治疗的力度应随着病情的缓解逐渐减小。2020版《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中指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病情阶段予以用药,在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选用糖皮质激素、麦考酚脂、硫唑嘌呤、环孢素A、甲氨蝶呤等类的免疫抑制药物进行系统治疗[3],但若长期服用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远期效果不佳,病情较易反复。因此对于特应性皮炎仍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不断尝试对AD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其中不少有关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的文献。现本文针对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治疗等3方面,概述中医辨证论治AD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诊疗AD提供新思路。

    1 中医病因病机

    特应性皮炎(AD)属于中医文献中“奶癣”、“湿疮”、“浸淫疮”、“四弯风”的范畴。古代医家陈实功认为其发病与先天体质有关,在《外科正宗》中写道:“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爆,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搔痒不绝”。指在孕期时,因母亲饮食不当,过食辛辣刺激或肥甘厚味之物,机体阴阳失调,邪热入里遗于胎儿,致其先天禀赋不足,造成体质偏于阳盛,“体禀少阳”“纯阳之体”的生理特点,从而出生后头面至躯干遍发皮疹,瘙痒剧烈。医家吴谦等认为该病是由风邪引起,于《医宗金鉴》云:“四弯风……此证生于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人膝理而成。奇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即四弯风好发于双下肢腿弯及脚弯部,是由风邪伤于肌肤腠理所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4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