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22年第1期
编号:445882
吴鞠通与张仲景三焦辨证学术思想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22年2月5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1期
     宋旭东 张坤岩 王娟 张永跟 李端 陈玉 李凯

    摘要: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发展史上一部集大成之作。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的理论在治疗温病过程中,在辨别病位、区分病程、推断病机、概括证型、决定治法、说明传变等方面都有突出作用。吴鞠通“三焦辨证”理论的临床应用,不仅使温病学说的辨证论治体系不再是单一的卫气营血辨证,而且还沟通了仲景学说的相关内容。吴鞠通在张仲景学术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三焦辨证理论,无论是在对三焦的认识上,还是在对治疗三焦出现的病证运用的理法方药过程中,都有所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三焦辨证;吴鞠通;张仲景;《伤寒论》;《溫病条辨》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1-0094-04

    三焦学说最早见于《内经》,在《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五脏别论》、《灵枢·本输》等篇对三焦的定位、生理、病理都进行了论述,奠定了三焦学说的基础。《内经》中的三焦包括六腑之一的“三焦”以及划分脏腑位置的“三焦”。而张仲景在临床实践中深受《内经》三焦学说的影响。

    1 三焦辨证与《伤寒论》三焦学说的理论渊源

    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中指出:“《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及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纵看,与《伤寒论》为对待文字,有一纵一横之妙,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虽不及内伤,而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1]。

    吴氏所创三焦辨证特别强调邪气传变的脏腑定位,在指导临床方面和完善辨证体系方面都有积极意义。在其“三焦为纲,病名为目”的大框架上,再结合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之长,有效的弥补了各自体系在辨证论治上的不足。温病病程变化中纵与横的关系,在吴鞠通提出三焦辨治纲领后,使得对此问题能加清晰的了解并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不难看出,在吴鞠通的努力下,诊疗温病的辨治体系已趋于完善。

    《伤寒论》云:“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从中可以看出张仲景在其《伤寒论》六经辨证的诊疗体系之下,也熟练运用三焦理论来区别病位,确立治法。而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的大体结构下,以六经来确定温病脏腑的病变部位。《伤寒论·辨脉法》云:“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6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