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念志教授运用丹参饮加减治疗胸痹经验
李晶 张念志 朱笑笑 汪诗清摘要:总结张教授运用丹参饮治疗胸痹的经验。张念志教授认为胸痹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关键在于“血瘀”,治疗大法为行气活血,临证运用丹参饮加减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所致之胸痹,疗效较好。
关键词:胸痹;血瘀证;丹参饮;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4-0007-03
“胸痹”是以胸部憋闷或发作性心胸疼痛,重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将其主要归于“冠心病”范畴,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吾师张念志教授是安徽省首届名中医,从医30余载,临证经验丰富,对于胸痹的治疗具有独到见解,认为一切能引起胸膺满闷疼痛的一类疾病,都可以称作“胸痹”。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大葉性肺炎、肺结节、胸闷变异性哮喘等,都可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也可归于“胸痹”范畴。现就张念志教授运用丹参饮治疗胸痹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胸痹之名首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简《养生方》,其曰:“以右足践左足上。除胸痹、食热呕”。《黄帝内经》最早指出胸痹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联系,曰:“肺大着,多有饮邪停留,易患胸痹、喉痹、逆气”。《金匮要略》扩展了胸痹的内涵,正式提出胸痹病机,认为“胸痹者,阳微阴弦”,其记载的“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桂枝汤、当归四逆汤、炙甘草汤”等方剂现仍广泛应用于临床。若患者素体阳虚,机体失于温煦,复感寒邪,可致气机收束,血行凝滞,痹阻心胸发为胸痹。正如《备急千金要方·胸痹第七》所言:“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人脉阴弦故也”。若患者七情内伤,情志不舒,胸中气机不畅,易致津液不布、痰浊内生,也可致血脉不行,《丹溪心法》云:“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此时往往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若久病耗伤气血,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致瘀血内生,瘀血又阻滞经脉,致脏腑功能失调,血脉无以充养,二者交互为患,则病程反复。此外,基于患者禀赋差异,尚有寒热之转变,气滞、痰浊郁久易从热化,此类患者病至后期常出现气阴两虚见证。《丹溪手镜·卷之中·心腹痛(三十六)》云:“痰水停饮留结不散名胸痹”,指出水饮亦为胸痹的病理因素,临证亦可见阳虚无力运化水液,水饮积于胸中,致气机不通发为胸痹者。
张教授认为,胸痹之病机关键在于不通则痛,血脉瘀阻贯穿疾病始终。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可因虚致瘀,无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皆可致瘀;或因阳虚感寒,寒凝气滞致瘀;也可因情志失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2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