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22年第4期
编号:445786
浅析《温疫论》祛邪法在温疫不同阶段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22年4月29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4期
     郭晓黎 任红艳 任小宁 崔淑兰

    摘要:《温疫论》是一部对温疫病诊治理论较完整的著作。通过从《温疫论》原文研究疫病的病因,病位,病机,治法。吴又可认为治疗疫病强调逐邪为第一要务,又以下法为主。文章以疫病的发病初期、发展、传变,复发不同阶段来研究吴又可的祛邪法治疗疫病理论。进一步完善中医治疗疫病的学术思想,也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的遗产,同时对当前临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吴又可;温疫论;祛邪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4-0013-04

    中医对传染病早有认识,把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称为“温疫”、“疫病”等。病因有“戾气”、“瘟疫”、“疫毒”、“毒气”等名称。临床以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在吴又可之前,对疫病的感染途径、流行过程等虽有一定的认识,但还是很肤浅。吴又可通过对温疫病的流行的详细观察,累计资料正确分析,对疫病的流行病学做出新的分析。吴又可生活在十六世纪八十年代至十七世纪六十年代,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变革时期,当时人们生活极度贫困,疫病广泛流行,连年发生严重的瘟疫流行,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吴又可结合自己治疗疫病的经验法和心得体会,撰写了《温疫论》。《温疫论》是祖国医学文献中一部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专著,它不但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成就,同时提出了诊治温疫病较完善的学术见解。这部著作是一部对传染病学发展贡献较大的著作,创立了“疠气学说”。疠气病因学说的创立,标志着从商周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医疫病学说的发展与完善,自此中医传染病学初见端倪[1]。吴又可治疗疫病强调逐邪为第一要务,祛邪之法重视攻下。今天,对《温疫论》的治疫病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中医治疗疫病的学术思想,为临床治疗疫病尤其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宝贵的参考。

    1 疫病的病因病位

    首先,《温疫论》明确了疫病的病因,提出了传染病的新概念—疠气学说。吴又可认为:“疫者感天地之疠气”[2]。并且认为戾气有多种多样,感染不同的戾气,产生不同的病症。所以又称为“杂气”。他也观察到某种戾气对于某个脏腑组织有特异性定位。仝小林院士[3]团队认为,戾气是此次疫病之始作俑者,故治疗当以祛除戾气为本,以改善环境为标。《温疫论》对感邪的途径和病位也有清楚的认识,吴又可提出疫病的感邪途径是有的从自然界直接感受,有的是接触病人而被传染。在首篇“原病”中指出:“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吴又可指出疠气从口鼻而入,病邪所侵犯的部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3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