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古籍中的湿疹外治疗法
崔贞雅 顾炜摘要: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易复发,在我国古代多归属于“疮”一类。湿疹外治法的应用历史悠久。通过研究中医古籍中湿疹的外治疗法,归纳总结粉剂、油膏、洗剂,针刺等外治疗法及其常见药物,为临床中医外治湿疹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疹;中医药;中医古籍;中药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4-0098-04
湿疹(eczema)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超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皮损特点主要呈多形性损害、对称分布,患者自觉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且易反复发作演变成慢性湿疹,病程较长。急性期以红斑、丘疱疹为主,但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本病男女老幼皆可发病,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中医将本病称之为“湿疮”,中医古代文献无湿疮之名,一般根据其皮损形态、症状特点及发病部位有不同名称。
1 概述
1.1 湿疹病名 早在内经中就记有“浸淫”一词。《金匮要略》中则记载:“浸淫疮,黄连粉主之。[1]”隋代《诸病源候论》又云:“浸淫疮……汁出,浸溃肌肉;浸淫渐阔,乃遍体”,根据其浸淫全身、滋水较多的特点命名为浸淫疮[2]。以症状命名还见于“粟疮”、“血风疮”等,前者是周身遍起红粟,自觉瘙痒;后者多为瘙痒出血者。按发病部位命名:有发于耳部的“旋耳疮”、“月蚀疮”;发于手足部的“瘑疮”;发于阴部的“阴疮”、“阴湿疮”,发于阴囊部者,称为“肾囊风”、“绣球风”;发于脐部者,称为“脐疮”;发于肘、膝弯曲部者,称为“四弯风”;发于乳头者,称为“乳头风”。此外,婴儿湿疹常被称为“胎敛疮”、“奶癣”、“乳癣”。湿疹在古籍中多归类于“疮”的范畴。
1.2 病因病机 湿疹的病因尚不明确,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论》记载:“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又云“湿热相互搏结,出现头面身体生疮。[2]”总由素体禀赋不耐,外感风、湿、热邪侵袭肌肤而发病,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发于肌肤而致。急性期,以湿热为主,常夹有风邪。内经云:“风者,百病之始。”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袭皮毛腠理,皮损以头面上肢为重,或泛发周身;亚急性者,多脾虚湿蕴,郁而化热;慢性者,则因久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乃至肌肤甲错。西医认为湿疹是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
2 药物治疗
治疗上,中医提倡内服中药,结合外治疗法以清热利湿止痒。古籍中外治法的应用较为常见,且早于内治法。湿疹病灶外露,外治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同时药物还能通过腠理深入脏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6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