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时方防治肺癌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研究进展
田莹 王文萍 喻明摘要:化疗作为肺癌的常用治疗手段,在临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化疗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免疫功能下降、肝脏毒性、肾脏毒性、心脏毒性及神经毒性等,影响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甚至造成化疗疗程中断,影响后续治疗。大量试验数据及临床经验表明中药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疗效显著。通过检索中国知网(2010年1月—2021年9月)关于“经方时方治疗化疗毒副反应”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应用于防治化疗毒副反应的经方时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方;时方;中药;肺癌;化疗;毒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6-0076-06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肿瘤,确诊时多数患者分期较晚是影响肺癌预后的重要原因[1]。原发性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80%~85%[2]。化疗作为肺癌的常用治疗手段,发挥疗效同时会产生一系列毒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免疫功能下降、肝肾毒性、心脏毒性及神经毒性等,中医认为化疗属攻法,攻邪时易伤正,使脏腑受损,气血阴阳失调,致使各种毒副反应发生。目前大量临床试验及治疗案例说明,经方时方应用于治疗化疗毒副反应疗效显著,有其独特的治疗优势。
1 骨髓抑制的机制与防治
骨髓包括造血细胞和造血微环境,造血细胞可分为造血干细胞(HSCs)、造血祖细胞(HPCs)以及各系前体细胞等[3]。化疗骨髓抑制的机制可能为化疗诱导HSC衰老,促使HSC凋亡,从而导致骨髓基质破坏[4],造血能力因此下降。骨髓抑制当属中医概念中“虚劳”的范畴,临床表现为面色晄白,周身无力,语声低微,精神萎靡,或辨为脾胃虚弱致气血生化乏源,以益气养血,健脾益胃为基本治法;或辨为肾阳亏虚,骨髓空虚,精血无以化生,治以温阳补肾,益精填髓;或辨为气滞血瘀导致旧血不去新血不生,因实致虚,当治以活血化瘀,调畅气机。
1.1 归脾汤加减 归脾汤首见于南宋時期严用和所著《济生方》,明代薛己于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基础上加用当归、远志,其著作《正体类要》中认为归脾汤擅治“治跌扑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惰嗜卧,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其功甚竭。”周小康[5]用归脾汤加减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非鳞癌患者的化疗骨髓抑制,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均为气血亏虚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10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