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通阳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理论探析
阳虚,瘀血,1CKD以脏腑虚损为本,2肾络瘀痹是CKD的重要病机,3益气通阳活血法防治CKD的思路,4益气通阳活血法的综合运用与灵活化裁,5小结
梁彦闯,尚洁琼,王世荣(1.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2.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0;3.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CKD具有高患病率、预后差的特点,随病情不断进展,部分患者最终可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对生命造成威胁[1-2]。CKD早期可有血尿、白蛋白尿等化验的异常,症状上可表现为乏力、水肿、腰酸、夜尿增多等,随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出现代谢紊乱、心血管、消化、血液等多系统的表现,病情复杂难治[3]。CKD属中医水肿、癃闭、虚劳、关格、溺毒等范畴,中医着眼于整体,强调辨证论治,故对于本病的论治并不局限于肾脏,强调脏腑之间的关系。在临床学习中笔者体会到益气通阳活血法在CKD中的有较多的运用机会,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本文将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此法治疗CKD的机理及临床应用进行探析。
1 CKD以脏腑虚损为本
1.1 肺肾气虚,卫表不固,外邪内袭 肺肾两脏经络相连,五行属母子关系,在生理病理上联系紧密。对于CKD而言,外邪内袭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病因之一,能够诱发本病的急性加重。《伤寒杂病论》指出“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现代中医把慢性肾小球肾炎称为慢肾风,肾性水肿、血尿、蛋白尿的出现与外感风、湿、热等邪气相关,如《诸病源候论》指出“风邪入于少阴则尿血”。《素问·评热病论》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邪内袭与肺肾气虚密切相关,肺主身之皮毛,能够宣发卫气,肺气虚则卫表不固,易招致外邪;若肾气不足,则易循经入里,伤及肾脏。
1.2 脾肾气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