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22年第8期
编号:445494
基于“伏毒滞络”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http://www.100md.com 2022年3月24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8期
伏邪,经络,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机制,2伏邪与伏毒滞络,3基于伏毒滞络理论认识PHN,4典型病案,5小结
     段金坪,刘凯艳,吕 妍,黄 虹

    (1.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疼痛具有持续性、多样性、难治性,患者常伴有情感、睡眠及生命质量的损害。临床研究发现,在诊断带状疱疹(HZ)的患者中,PHN 发生率高达29.8%-40%,且HZ和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2]。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及微创介入治疗,中医药治疗方法多样,且根据个体辨证论治,具有独特优势。笔者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及资料,发现PHN的发病与温病伏邪致病有相似之处,并结合叶天士的络病理论,试图从“伏毒滞络”理论探讨“伏毒”与PHN两者之间的关系,将PHN的中医治法作出总结,以体现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的优势。

    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3]。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4]。属于中医“蛇串疮”“缠腰火丹”范畴。历代医家对PHN病因病机的认识多从“虚”和“瘀”出发,认为疼痛的产生主要为“不荣”、“不通”。赵炳南[5]认为,PHN是体内余毒未清,阻遏经络,从而气血郁滞。其中余毒指肝胆热盛、脾虚湿蕴,外受毒邪中的湿、热、毒,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治疗原则。李氏[6]认为患部有色素沉着斑,不可触摸且刺痛明显等体征,说明疱疹虽无,但毒热不清,气血凝滞,经络阻隔,因而疼痛仍较剧烈。姜群群等[7]认为年老体弱是老年PHN发病的主要条件,气虚是PHN发病的内在因素,血瘀是PHN发病的基本病机,毒瘀互结是老年PHN重要的发病机制。国医大师刘祖贻[8]认为PHN为余邪未净,在气在血,其火(热)之毒伤阴,阻塞经络,气滞血瘀,致疼痛缠绵,治疗遵“除邪务尽”原则,仍以祛邪为主,滋阴养血、化瘀止痛为辅,兼以扶正为法。

    中医古籍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病因病机无较多记载,临床文献中现代医家对于PHN的认识各有不同,归纳主要为患者体弱,正气耗损,毒热壅盛,留滞经络,气滞血瘀、气弱阴虚,以致疼痛剧烈且顽固。其中气滞、血瘀、寒凝、痰阻等导致经络腠理堵塞不通则为“不通则痛”,气、血、阴、阳虚衰,脏腑经络失养则为“不荣则痛”。

    2 伏邪与伏毒滞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4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