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治疗进展*
戊酸,雌二醇,孕酮,1传统医学对PMS的认识,2传统医学对PMS的治疗,3现代医学对PMS的认识,4现代医学对PMS的治疗,5小结
杨乾方,潘立民,叶 婷,刘继虹(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3.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是妇女在绝经前后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以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倦怠乏力、腰酸耳鸣等为主要证候特点(又名更年期综合征)[1]。研究发现PMS与人体自身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是一系列综合系统病变的产物,其发病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衰退[2]。据有关资料报道大多数女性在围绝经期都会出现PMS的各种症状,发病率约为68%[3-4]。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压力也随之而来,导致我国PMS患者逐年增加,治疗上刻不容缓。西医治疗PMS主要是使用激素类(雌、孕激素等),虽然在短期内疗效显著,但从长远来看,后期不良反应较多,安全性低[5-6]。中医治疗PMS与西医相比优势显著且方法多样,如:中药、针灸、耳穴等方法,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特点。本文通过查询近10年来资料库(知网、万方和维普等)就中西医对PMS的认识及治疗进展的相关文献,具体综述如下。
1 传统医学对PMS的认识
传统医学对于PMS的认识更加丰富,虽在中医古籍中未找到相同的病名记载,但根据PMS发病特点与临床表现,现代医家普遍认为PMS与中医古籍所记载的的“经断前后诸证”、“郁证”、“百合病”、“脏燥”类似。韩氏等[7]研究发现PMS患者年龄多在45~55岁之间,发病根本原因责之于肾,与肾精不足有关。《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女性在49岁前后,天癸枯竭,肾中精气亏虚,气血调节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故月事紊乱。陈氏[8]认为PMS主要病机在于肝失疏泄。女子以肝为先天,若肝失疏泄则肝主藏血功能紊乱,血量不足,不能濡养诸脏,则发为PMS。彭氏[9]认为脾虚为PMS的主要病机,治疗上应按照不同时期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青春期补肾,壮年疏肝,绝经期以及绝境后期着重健脾)。
2 传统医学对PMS的治疗
2.1 中药汤剂 彭静静等[10]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减酌加滋阴补肾,养血补血药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