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23年第4期
编号:445309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颈源性眩晕的发病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23年6月26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4期
     张成宇 沈永勤 关亚楠 沈恬

    摘要:当前颈源性眩晕相关发病机制尚未形成统一定论,中医诊疗颈源性眩晕主要以经筋理论为主导。通过将颈部经筋循行及病变特点与颈源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进行对比概述,旨在发现经筋理论与颈源性眩晕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提高对颈部经筋的认识,以期更精准辨证、辨经、辨位、辨点合一,指导临床通过经筋疗法去恢复颈部生物力学平衡,为临床治疗颈源性眩晕探寻新方法、新思路。

    关键词:颈源性眩晕;颈椎病;经筋;经筋失衡;发病机制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3)04-0074-07

    颈源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最先在1955年由Ryan和Cope[1]提出,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眩晕,并伴有颈肩区域的疼痛、颈椎活动受限、或头痛等症状[2]。有研究表明颈椎病的发病率为3.8%~17%,CV在颈椎病中发病率为9.4%~18%[3]。当前社会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生活工作方式已然发生变化,伏案工作模式已成为当今社会工作常态,基于上述改变,颈源性眩晕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4],且在年轻一代中发病率上升最为明显,成年人群患病率可达到10%[5]。CV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可出现中风、脱症等危及生命的病症。当前对CV的发病机制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探讨性学说[6]:颈本体感受器学说[7]、椎动脉机械压迫学说[8]、神经体液因子学说[9]、颈交感神经刺激学说[10]及偏头痛相关性[11]学说,但都未形成一种公认定论。有学者最新研究发现,可将颈源性眩晕的综合发病机制归纳为颈椎退变与颈椎失稳[1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18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