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疏经止痛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口角,面神经,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韩舒煜,李 飞,邱帅辉,谷 娜(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周围性面瘫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受风或寒冷刺激引起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一种急性发作的单侧面颊筋肉弛缓性疾病[1],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春夏和秋冬交替之际多发,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患者多因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治疗上宜扶正补虚、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为主[2]。中医常采用针刺、艾灸、电针、拔罐、中药等方式来治疗周围性面瘫[3]。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激素、抗病毒、神经营养、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其主要是为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减轻面神经水肿,恢复面神经功能,最终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4-5]。李飞主任医师近年在临床上采用针刺联合疏经止痛膏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医院康复二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不限性别,并根据随机分组法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治疗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29~50岁之间,平均年龄(39.88±10.13)岁,病程3~12 d,平均病程(8.24±4.12)d,左、右侧发病分别为15例和10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29~50岁之间,平均年龄(42.00±11.05)岁;病程为3~12 d,平均病程(7.48±4.46)d。左、右侧发病分别为13例和1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中医参照第十版规划教材《针灸学》[6]诊断标准制定。(1)急性发作,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减轻或消失,眼裂变大,口角向一侧歪斜,眼睑闭合不全。(2)其发生常与劳作过度、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等因素有关。(3)部分患者初起时伴有耳后疼痛。
西医参照《神经病学》[7]诊断标准制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