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入药的故事
“风摇垂枝花似雪,黄河下游山楂多。霜染蜡叶红果熟,长城内外遍山野。”山楂成熟时节,山村内外呈现一片绚丽夺目的景色,你看那绿叶间一簇簇珍珠玛瑙般的红果缀满枝头,红绿相映,煞是有趣。
山楂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且药、食兼用。山楂的原植物为蔷薇科山楂属的多种植物,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全世界约有千余种,分布于北温带,以北美最盛产,我国有20种左右,各省均产。我国北方分布和应用最广,最著名的是两个品种:一种学名为山里红,另一种学名称山楂(俗称大果山楂),这两种山楂习惯叫“北楂”。我国南方分布和应用最广的叫野山楂,药用习惯上叫“南山楂”,北京人称山楂(指山里红)为红果。
说起山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尔雅》。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野生山楂可以食用了。但在很长时期内只是把山楂当成一种野果。在《周书》和《礼记》中所列举的十四种作为“供祭祀,享宾客”的果品中没有山楂果。山楂所以在古代长时期被当作野果,不被重视,可能与它的“酸”有关。本来山楂果实中含糖量要比苹果、梨高出一倍多,但为什么人们还是感到山楂比苹果、梨要酸得多,甚至常常“倒牙”呢?这是因为山楂果肉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比苹果、梨的含量高出2~3倍。有机酸的含量多,就冲淡了糖的甜度,这就是吃起来感到酸大于甜的原因。
, 百拇医药
至于山楂作为药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东晋时代。唐·王焘《外台秘要》引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佚文说:“浓煮楂茎叶洗之,亦可捣取汁以涂之。”用以治疗“漆疮”(一种感受漆气而发的皮肤病)。唐代《新修本草》记载,用山楂木和山楂果实治水痢和疮痒。宋代以后,山楂主要用以消积化食,补脾健胃,治痰饮症瘕,痞满吞酸,滞血胀痛,行结气,化血块,活血等。其中治疗“滞血胀痛”、“化血块”、“活血”,与近代科学研究证明山楂具有抗心肌缺血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是一致的。但是山楂作为重要的药物,据李时珍的说法是自元代朱丹溪以后事情。《本草纲目》记载:“赤爪棠,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故唐本草虽有赤爪,后人不知即此也。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之功,而后遂为要药。”朱丹溪在他所著的《本草衍义补遗》中说,山楂“健胃,行结气,治妇人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李时珍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山楂的气味和主治进行了总结,他在《本草纲目》中说:山楂“气味酸冷无毒”,“煮汁服,止水痢,沐头洗身治疮痒,煮汁洗漆疮,多瘥,治腰痛有效,消食积,活血。”李时珍又根据自己用药的体会,认为山楂“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欲痞满吞酸,滞血痛胀”。并说:“凡脾弱食物不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用,恐反伐也。”“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肉积之功盖可推矣”。李时珍举了一个病例,说邻居一小孩因食积黄肿,腹胀如鼓,偶然间在山楂树下取山楂吃了个够,回家大吐痰水,病好了。李时珍还指出服食山楂应注意:“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也。”
在20世纪,科学家对山楂进行了现代科学研究,50年代前,发现山楂含有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无机成分以及鞣质、三萜类等多种营养素。50年代后随着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工作的迅速开展,发现山楂中所含黄酮类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在黄酮类药物成分中,还有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壮荆素化合物,对防治癌症很有裨益。它还含有槲皮黄甙、金丝桃甙,有扩张血管、促进气管排痰平喘之功。, 百拇医药(邹新元)
山楂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且药、食兼用。山楂的原植物为蔷薇科山楂属的多种植物,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全世界约有千余种,分布于北温带,以北美最盛产,我国有20种左右,各省均产。我国北方分布和应用最广,最著名的是两个品种:一种学名为山里红,另一种学名称山楂(俗称大果山楂),这两种山楂习惯叫“北楂”。我国南方分布和应用最广的叫野山楂,药用习惯上叫“南山楂”,北京人称山楂(指山里红)为红果。
说起山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尔雅》。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野生山楂可以食用了。但在很长时期内只是把山楂当成一种野果。在《周书》和《礼记》中所列举的十四种作为“供祭祀,享宾客”的果品中没有山楂果。山楂所以在古代长时期被当作野果,不被重视,可能与它的“酸”有关。本来山楂果实中含糖量要比苹果、梨高出一倍多,但为什么人们还是感到山楂比苹果、梨要酸得多,甚至常常“倒牙”呢?这是因为山楂果肉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比苹果、梨的含量高出2~3倍。有机酸的含量多,就冲淡了糖的甜度,这就是吃起来感到酸大于甜的原因。
, 百拇医药
至于山楂作为药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东晋时代。唐·王焘《外台秘要》引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佚文说:“浓煮楂茎叶洗之,亦可捣取汁以涂之。”用以治疗“漆疮”(一种感受漆气而发的皮肤病)。唐代《新修本草》记载,用山楂木和山楂果实治水痢和疮痒。宋代以后,山楂主要用以消积化食,补脾健胃,治痰饮症瘕,痞满吞酸,滞血胀痛,行结气,化血块,活血等。其中治疗“滞血胀痛”、“化血块”、“活血”,与近代科学研究证明山楂具有抗心肌缺血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是一致的。但是山楂作为重要的药物,据李时珍的说法是自元代朱丹溪以后事情。《本草纲目》记载:“赤爪棠,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故唐本草虽有赤爪,后人不知即此也。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之功,而后遂为要药。”朱丹溪在他所著的《本草衍义补遗》中说,山楂“健胃,行结气,治妇人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李时珍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山楂的气味和主治进行了总结,他在《本草纲目》中说:山楂“气味酸冷无毒”,“煮汁服,止水痢,沐头洗身治疮痒,煮汁洗漆疮,多瘥,治腰痛有效,消食积,活血。”李时珍又根据自己用药的体会,认为山楂“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欲痞满吞酸,滞血痛胀”。并说:“凡脾弱食物不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用,恐反伐也。”“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肉积之功盖可推矣”。李时珍举了一个病例,说邻居一小孩因食积黄肿,腹胀如鼓,偶然间在山楂树下取山楂吃了个够,回家大吐痰水,病好了。李时珍还指出服食山楂应注意:“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也。”
在20世纪,科学家对山楂进行了现代科学研究,50年代前,发现山楂含有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无机成分以及鞣质、三萜类等多种营养素。50年代后随着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工作的迅速开展,发现山楂中所含黄酮类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在黄酮类药物成分中,还有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壮荆素化合物,对防治癌症很有裨益。它还含有槲皮黄甙、金丝桃甙,有扩张血管、促进气管排痰平喘之功。, 百拇医药(邹新元)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果实类 > 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