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07年第9期
编号:11537103
漫谈中医的体质学说(三)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7年第9期
     本栏目特约主持人:哈孝贤研究员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通过经络的联络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完成统一的机能活动。人体在脏腑精气阴阳的盛衰和机能活动的强弱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故人体生理活动的综合状态亦有不同,这便是体质现象的本质。因此,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便成为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体质与脏腑 脏腑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各项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脏腑的功能。体质的差异便是由脏腑的功能和形态的特殊性决定的。例如《灵枢·本藏》篇就论述了脏腑形态差异与体质类型的关系,指出:五脏本身有着大小、高低、坚脆及端正偏斜的不同;六腑也有大小、长短、厚薄、曲直、松缓和敛急的区别。凡此均可造成体质上的差异。例如,心脏小的,则神气安定收敛,外邪不易伤害,但因其收敛,而易伤于忧患的情志变化;心脏大的,神气疏阔,不易因忧患而受伤,却因其疏阔而容易伤于外邪。心位偏高,使肺气壅滞,多致烦闷不舒,神呆健忘,遇事难以言语开导;心位偏低,则心阳易于涣散,容易为寒邪所伤,同时经不起言语的恫吓。心脏坚实,则神气安定,内守固密;心脏脆弱,则心火易动,容易患消瘅和中焦热证。以上不仅指出了体质与内脏形态的关系,同时也表明了体质的差别与发病的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