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摘除与心内膜炎
中学生李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医生在手术前给他打了两针青霉素。术后两周,李超突然畏寒发热、周身不适,就医检查后,内科医生诊断为“心内膜炎”,还说这次发病与上次扁桃体摘除术有关。
其家属听后十分惊讶,摘除扁桃体怎么会引起心内膜炎呢?
这得从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说起。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心瓣膜或心室内膜的炎症,致病原有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其中以细菌或真菌最为多见。多发生于心脏有瓣膜病变或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较为复杂,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促进本病发生。
1.心内膜损伤。心脏存在瓣膜损害或先天性畸形时,心腔内血流可出现湍流或压力阶差,形成喷射性血流而损伤心内膜,胶原纤维因之暴露,促使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进而形成无菌性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出现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在此基础上,进入血流中的细菌得以在局部黏附集落,形成赘生物。因此,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先期条件。
2.菌血症。致病原侵入机体可引起菌血症。易于导致发病的细菌,还需具有易在瓣膜上黏附集落的特性。研究证实,能合成右旋糖酐的细菌其黏附性强。黏附性最高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克雷勃菌最低。
3.凝集抗体。反复的暂时性的菌血症,能使机体产生特异的凝集抗体,这类凝集抗体产生到适当浓度时,可使短暂侵入血液中的少量或侵入力较弱的细菌凝集,增强了细菌的黏附性和入侵能力,也成为心内膜炎的发病因素。
通常细菌可在咽峡炎、扁桃体炎或扁桃体摘除术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齿槽脓漏、拔牙、流产、泌尿道器械检查以及心脏手术等情况下侵入血流。细菌在已有损害的心脏瓣膜上沉积、滋生繁殖,形成赘生物,赘生物脱落并引起器官栓塞等异常表现。
根据起病的缓、急,临床上将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急性心内膜炎发生在正常人的心血管。起病急骤,病死率高。亚急性的致病菌相对较弱、起病缓慢,相对而言,预后较好。后一种类型容易发生在原有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如风湿性心瓣膜病,尤其是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均有缺损者。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主要有3种:①全身感染症状,出现不规则的发热,严重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②脏器栓塞,好发部位有脑部、肺部、脾脏、肢体动脉、肠系膜动脉等,冠状动脉栓塞虽少见,但预后严重。③心脏病变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如何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般来说,正常人较少发生心内膜炎,但在有严重周身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败血症的形成,心脏内膜同样会被累及,因此,对各种细菌等感染性疾病应进行认真治疗,控制原发疾病。而对于原有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来说,随时随地都要警惕并发感染心内膜炎的可能,平时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清除体内感染病灶。特别是在做扁桃体摘除术、拔牙、进行泌尿系统的器械检查、分娩或人工流产时,都应在术前两三天开始注射足量的青霉素、链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术后48小时应连续给药,加强菌血症的防治,以避免引起心内膜炎。
一旦患病,必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即使病原并不十分明确,如果已经怀疑是此病,就要及时治疗。在用药之前多次进行细菌培养也是必要的,以便明确病原性质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利于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治疗本病,药量要偏大,静脉给药,疗程要长,以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百拇医药(肖 爽)
其家属听后十分惊讶,摘除扁桃体怎么会引起心内膜炎呢?
这得从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说起。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心瓣膜或心室内膜的炎症,致病原有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其中以细菌或真菌最为多见。多发生于心脏有瓣膜病变或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较为复杂,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促进本病发生。
1.心内膜损伤。心脏存在瓣膜损害或先天性畸形时,心腔内血流可出现湍流或压力阶差,形成喷射性血流而损伤心内膜,胶原纤维因之暴露,促使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进而形成无菌性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出现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在此基础上,进入血流中的细菌得以在局部黏附集落,形成赘生物。因此,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先期条件。
2.菌血症。致病原侵入机体可引起菌血症。易于导致发病的细菌,还需具有易在瓣膜上黏附集落的特性。研究证实,能合成右旋糖酐的细菌其黏附性强。黏附性最高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克雷勃菌最低。
3.凝集抗体。反复的暂时性的菌血症,能使机体产生特异的凝集抗体,这类凝集抗体产生到适当浓度时,可使短暂侵入血液中的少量或侵入力较弱的细菌凝集,增强了细菌的黏附性和入侵能力,也成为心内膜炎的发病因素。
通常细菌可在咽峡炎、扁桃体炎或扁桃体摘除术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齿槽脓漏、拔牙、流产、泌尿道器械检查以及心脏手术等情况下侵入血流。细菌在已有损害的心脏瓣膜上沉积、滋生繁殖,形成赘生物,赘生物脱落并引起器官栓塞等异常表现。
根据起病的缓、急,临床上将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急性心内膜炎发生在正常人的心血管。起病急骤,病死率高。亚急性的致病菌相对较弱、起病缓慢,相对而言,预后较好。后一种类型容易发生在原有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如风湿性心瓣膜病,尤其是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均有缺损者。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主要有3种:①全身感染症状,出现不规则的发热,严重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②脏器栓塞,好发部位有脑部、肺部、脾脏、肢体动脉、肠系膜动脉等,冠状动脉栓塞虽少见,但预后严重。③心脏病变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如何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般来说,正常人较少发生心内膜炎,但在有严重周身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败血症的形成,心脏内膜同样会被累及,因此,对各种细菌等感染性疾病应进行认真治疗,控制原发疾病。而对于原有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来说,随时随地都要警惕并发感染心内膜炎的可能,平时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清除体内感染病灶。特别是在做扁桃体摘除术、拔牙、进行泌尿系统的器械检查、分娩或人工流产时,都应在术前两三天开始注射足量的青霉素、链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术后48小时应连续给药,加强菌血症的防治,以避免引起心内膜炎。
一旦患病,必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即使病原并不十分明确,如果已经怀疑是此病,就要及时治疗。在用药之前多次进行细菌培养也是必要的,以便明确病原性质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利于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治疗本病,药量要偏大,静脉给药,疗程要长,以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百拇医药(肖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