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06887
重视对麻疹的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8年第5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广,危害大,传染性很强。现在麻疹改变了以往冬季流行的规律,成为全年散发的疾病,发病年龄也从5岁以下的婴幼儿转向8个月以内的婴儿及14岁以上的青少年,这与麻疹疫苗的接种年龄有关。麻疹疫苗的接种要按规定,有始至终地进行,少打一针也不行,否则体内的免疫力即抗体水平不能达到有效的程度,影响预防效果,一旦麻疹病毒侵入,仍有可能得病。另外,其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多为轻症,这些都给麻疹的诊断造成了困难。

    民间流传的“烧三天,出三天,回四天”,就是所谓的麻疹。麻疹潜伏期为10~14天,初起似感冒,有发热、流涕、咳嗽、喷嚏等症状,有的还伴有两眼发红、畏光,眼泪汪汪。2~3天后,口腔内可出现小白点,周围有红晕。3~5天后皮疹首先从耳后出现,逐渐由脖子发展到颜面、胸背、四肢、手足心,至此疹子即出透,若病程顺利,以后就进入恢复期,病程10天左右。

    现在许多患儿症状不典型,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1.自动免疫后的麻疹,即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麻疹,皮疹以斑丘疹多见,而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中毒症状均轻,无麻疹黏膜斑。

    2. 被动免疫后的麻疹,指注射过丙种球蛋白后发生的麻疹,一般表现均轻,潜伏期延长。

    3. 婴儿麻疹,通常在生后6个月以内,因为有母亲抗体存在,婴儿不易感染麻疹。半岁以上婴儿一般症状较轻。

    4. 成人麻疹,多数患者发热在39 ℃~40 ℃以上,麻疹黏膜斑存在,中毒症状重,常嗜睡,但并发症少,预后较好。

    麻疹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麻疹患者,并作疫情报告,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切断传播途径患者居住房间宜开窗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麻疹患儿的用品不要给其他孩子用,应经过消毒处理,书本、玩具可用阳光直接照射半小时以上,餐具可采用煮沸消毒。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应脱去外衣洗手,或在户外活动20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

    被动免疫在麻疹流行期间,对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年幼、体弱易感者,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肌肉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0.25毫升/千克,可预防麻疹发病;0.05毫升/千克仅能减轻症状;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被动免疫一般维持8周。

    主动免疫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虽然5%~15%接种儿可发生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即使得病,病情也较轻,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也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国内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如应用过早则存留在婴儿体内的母亲抗体将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于免疫后血清阳转率不是100%,且随时间延长免疫效应可变弱。1989年美国免疫咨询委员会提出:4~6岁儿童进幼儿园或小学时,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人大学的青年人要再次进行麻疹免疫。, 百拇医药(肖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