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09年第1期
编号:11728693
漫谈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十四)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9年第1期
     本栏目特约主持人:哈孝贤研究员

    (接上期)

    二、舌诊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前面介绍了舌诊的主要内容。在对舌象进行观察过程中,具体方法的运用、舌象的分析以及对舌诊临床意义的总体把握等,对于疾病的诊断确当与否,均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诊舌方法

    舌诊以望为主,有时也要结合扪、摸、揩、刮等方法全面诊察。

    望舌时,要求患头略仰起,自然地将舌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舌体,舌尖略下垂,舌面向两侧展开,不要卷缩,也不要过分用力外伸,以免影响舌质的颜色。望舌的顺序,一般要先望舌尖,再看舌中、舌边,最后看舌根。并且要先望舌质,再看舌苔。医者望舌要迅速准确,一望即得,不宜让患者伸舌过久。若一次判断不准,片刻后再重新望舌。必要时也可以结合刮或揩的方法,以鉴别舌苔的有根无根,以及是否染苔。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光线 望舌要尽可能在白天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线下进行,避免有色门窗或有色墙壁的影响。如在夜间或暗处望舌,以日光灯或较强的手电筒照明为宜,必要时还需白天复检。因为,光线过弱能使白苔类似灰色,红舌类似紫舌;普通灯泡的光线下常使舌苔黄、白难辨,舌质皆红。所以有“灯下不观色”之说。

    2.注意饮食 某些饮食物常能使舌象发生改变,例如,进食后由于食物的磨擦,会使厚苔变薄;饮水后,会使干燥的舌苔变湿润。饮食过热或食辛辣刺激品,可使舌色由淡红变为鲜红,或由红转为绛色;饮食过冷则淡红舌可变成暗紫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