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09年第2期
编号:11726208
漫谈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十五)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9年第2期
     本栏目特约主持人:哈孝贤研究员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医者通过闻声、嗅味,以了解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从而为诊病、辨证提供依据。

    一、听声音

    声音的发出,不仅是由于口鼻器官直接作用的结果,也与某些脏腑功能活动的正常与否有关。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声音应是发声自然,音调和畅。如声音异样,则属病态。听声音,主要是听患者的语声、鼻鼾、呻吟、呼叫、呵欠、太息等的异常声音,以判断正气的盛衰、邪气的性质。

    (一)语声

    一般来说,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躁动的,多为实证、热证;语声低微细弱、断续无力、少气懒言的,多为虚证、寒证。若语声嘶哑的为“喑哑”,发不出声音的为“失音”。前者病轻,后者病重。喑哑或失音,由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或感邪后又伤于饮食,以致痰浊阻肺、肺失清肃所致,多属实证,称为“金实不鸣”。见于内伤久病,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多因肺肾阴虚、津不上承所致,其证属虚,称为“金破不鸣”。高声喊叫或宣讲而喑哑的,亦属气阴耗伤,但易于恢复。若久病重病,突然声嘶或失音,多属危象。孕妇晚期声哑或失音,称为“子喑”,多因胎儿压迫肾络,分娩后可自愈,一般不必治疗。另如,语声重浊,前轻后重的,为外感;语声低怯,前重后轻为内伤。

    语声还要与语言联系起来考虑。如语无伦次、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神识昏糊,称之为“谵语”,是热扰心神的实证,故有“实则谵语”之说;若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的,则称为“郑声”,故说“虚则郑声”。此属于心气大伤、心神散乱的虚证,多见久病、重病的危重阶段。若语言粗鲁、狂叫詈骂、精神错乱的,称为“狂言”,是痰火扰心的实证,常见于狂病。若喃喃自语,见人即停,首尾不续的,称“独语”。多因心气虚弱、心神失养,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阴证。常见于癫病、郁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