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10年第3期
编号:11873982
影响糖尿病预后的不良心理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0年第3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属于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该病病程漫长,还不能彻底根治,且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因此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而且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社会、自身习惯、生活条件等方方面面的、对控制血糖十分不利的因素。如果糖尿病患者没有一定的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没有一个健康正确的心态,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性心理,对控制糖尿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极为不佳。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的负性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否认心理得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事实,持否认或怀疑的态度,认为医生诊断有误,或自以为得了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对身体并无影响,拒绝改变饮食习惯,不接受治疗,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此时应帮助患者重生信心和希望,耐心细致地介绍有关糖尿病的知识、高血糖的危害和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使其调整对疾病怀疑、否认拒绝及轻视的心态。

    二、失望心理患者一旦被确诊,将终身依赖外源胰岛素等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否则会导致代谢紊乱危及生命。他们往往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与自由,对未来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情感脆弱,整日沉浸在失望之中,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作为医生要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取得其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用宣泄法使积聚在患者内心的忧伤、委屈及怒气全部发泄出来;以升华法转移其矛盾心理,并且反复讲述糖尿病的治疗前景,让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 百拇医药
    三、悲观心理患了糖尿病后,有的患者悲观失望,尤其是年轻患者,刹那间觉得一切都灰飞烟灭,什么求学呀,爱情呀,事业呀都离自己而远去;有的人自暴自弃、消极厌世,不再治疗;有的人焦虑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害怕糖尿病影响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婚姻及家庭。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会使血糖再度升高,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四、 放任心理有的患者听之任之,满不在乎,这部分人或者症状轻微,或者对糖尿病的危害一无所知,觉得活一天就快乐一天,对饮食没有节制。实际上糖尿病的治疗,第一条就是要控制饮食,许多初发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2~3年之内不必用药物治疗,仅靠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就可达到很好的疗效。

    五、过慎心理有些患者过分谨慎,不敢越雷池半步,什么都不敢吃,以致体质和免疫力逐渐下降,经常感冒,使血糖更加难以控制,促进了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医学界主张糖尿病病人的饮食要多样化,避免因过分控制饮食而引起营养不良。

    六、恐惧心理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之甚少并存在许多误解,因此产生害怕和恐惧的心理,担心此病会影响自己的将来和一生,担心会导致很多并发症而痛苦的死亡等。还有的对治疗过分关心,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和失眠等。医生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焦虑、恐惧产生的原因,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患者的情绪,给患者以支持与鼓励。适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如何选择和控制饮食,帮助患者制定生活作息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转移其消极心境。同时还要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调节,使其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 百拇医药
    七、自责心理患者不能照顾家庭,长年治疗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责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其对策是让患者了解到糖尿病目前虽不能根治,但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地运动、科学地用药、良好的情绪都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

    八、厌世心理患病时间长,并发症较多且较重,治疗效果又不佳的患者,对治疗产生对立情绪,认为无药可医,迟早都是死,因而放弃治疗。他们对医生缺乏信任,表现出一种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对这类患者首先要用温和的语言、熟练的操作、丰富的医疗护理知识取得其信赖,主动与患者谈心,合理提供治疗信息,对病情变化、检验结果主动向其做科学的、保护性的解释,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治疗信心。其次用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世界观感染患者,让患者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念和勇气。, 百拇医药(陈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