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105
编号:13778816
学会消化和减缓痛苦与烦恼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05
     痛苦或烦恼的心情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只不过是感受频率的多少与程度的大小不同而已。一般情况下,长期被负性情绪(紧张、焦虑、抑郁、悲伤、失望、沮丧、愤怒、恐惧、孤独等)所笼罩,都会使人感到痛苦和烦恼,其程度有轻有重。

    痛苦和烦恼形成的原因,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两类。外因,即心理学上称作的生活事件,可大可小,诸如经济困难、生活遭遇、工作受挫、考试落榜、婚恋失败、身患疾病、子女失业、意外事故等;内因,即个体对所遭受之外因的主观态度,包括对该事件的敏感性与耐受性、认知与评价、应对策略与方式等。外因是客观存在的,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是不可避免的;而内因则是主观的,它可以决定着由于外因所招致痛苦或烦恼心情的强弱、苦恼程度的高低、苦恼减缓的快慢等。

    调整和改变内因,有助于减低苦恼的程度,减轻苦恼的体验,使苦恼的感受尽快得以消化。在人的情绪体验中,由低到高大约有三个层次:痛苦和烦恼、平静和舒畅、幸福和愉快。痛苦和烦恼所占据的位置越小,平静和舒畅以及幸福和愉快的感受就越强,人的心情就越好。故当遭遇痛苦和烦恼时,应想办法尽快从中解脱出来,尽量减少苦恼的程度和时间,那样就越有利于维系和保持人的心理健康。
, 百拇医药
    改变认知,客观评价 对所遇之事件怎样看,是形成痛苦与烦恼的关键所在,这当然还与人的个性基础有关。如两个人都丢失了同样的一件物品,甲可能认为这件物品非常重要和珍贵而伤心不已,而乙则认为自己没有保管好,吸取教训吧!就权当“破财免灾”罢了,而没有感到特别难过。又如,两位员工受到上司同样的批评,甲内心非常恼火,甚至为此想跳槽,乙则从中吸取教训,改进自身的不足,不但没有为此而烦恼,反倒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年终还被评上了先进职工。这就是由于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反应也各异。

    一般情况下,个体对生活事件(应激)的认知与评价分为积极应激和消极应激两类。前面两个例子中,甲属于消极应激,乙属于积极应激。前者可引起过度焦虑,造成个体痛苦与烦恼,后者可适度提高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调动个体积极的情绪反应,从而淡化和舒缓痛苦与烦恼。

    调整目标,顺其自然人的目标或期望与客观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差距越大,意味着到达理想目标的“路途”就越远,就越需要为理想而奋斗。如果经过努力未能达到愿望,一些人就容易产生痛苦和烦恼。笔者在心理咨询门诊中,见到一位重点中学的高中毕业生,素常学习成绩很好,在高考中成绩也不错,被外地一所普通重点大学录取。这本来是件很值得庆幸的事,该同学却非常沮丧和失望。究其原因是该同学的高考期望值较高,理想是要上全国知名大学(清华、北大等)。后经心理咨询指导与帮助,调整了期望目标后方逐渐平静下来,顺其自然吧!接受了这个在别人看来很不错的结果。当然,也有心态良好、性格坚强者,未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宁可复读来年再考也不将就的例子,人各有志嘛!
, 百拇医药
    总体来讲,个人的目标或期望值越高,如果原有的期盼没有得到满足,就越容易为之苦恼。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口袋里没有钱(现实生活比较贫困),心里也没有钱(期望值也低)的人不算苦;口袋里没有钱,心里却装着钱的人最痛苦。

    超越烦恼,淡化痛苦生活中会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烦恼与不幸。当遇到烦恼的事情,如果从其更严重的后果去想一想,有时不仅不烦恼,反而会感到庆幸。例如,一位前来咨询者因家中被盗,损失一些钱财又未能破案,心中很是沮丧,导致原有的失眠症复发。我劝他讲:偷盗者在作案时,幸亏你没有回家碰上,如果碰上你,歹徒狗急跳墙,向你行凶多危险。几次心理辅导后,其心情逐渐平静,被盗所带来的烦恼得以化解。同理,要是你的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么你也不要烦恼,因为多亏了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遇到烦恼时,多想想“多亏”……就有利于超越烦恼、消化烦恼。

    减少关注,转移注意患病是招致痛苦心情的常见因素。当生病时,有的人不以为然,满不在乎;有的人过度关注自己的疾病,甚至疑神疑鬼,生怕患的是不治之症,危及生命,终日忧心忡忡。当然,上述两者均不能正确对待所患疾病,都不可取。后者显然会加重病痛的体验,超出所患疾病本身带来的苦恼。应当学会转移注意,减少对自身疾病的关注,从而会缩小痛苦的感受。
, http://www.100md.com
    在为某事心生烦恼时,可以放下此事,想一想其他有趣的或自己喜爱的事情,也可减少对所引起烦恼事件的关注,会对烦恼的排解有所帮助。也可以采取入静、默念、冥想等松弛训练技术使自己头脑平静,调整呼吸,排除杂念,什么事也不想,从而使自己心情放松,亦会远离烦恼,得以舒缓心身。

    善于欣赏,学会接受曾在一本书里看到过名为“绿洲老先生”的故事。说的是: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青年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它。”老人家听后说:“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很差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老人说:“你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假如你以批评的态度去看待它,你便会发现无数缺点。事物还是那个事物,它给你带来的却因你的视角不同而完全两样。天天以欣赏的态度看待事物,那你一定会有个好心情。
, 百拇医药
    学会接受就是接收生活,接受现实。“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知道明天会出什么事?遇到什么事,就接受它。法国著名女演员莎拉,在一次横渡大西洋时碰上暴风雨,摔倒在甲板上,左腿受重伤,久治未愈,医生建议必须截肢。她沉思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平静地说:“如果非这样的话,那我只有接受命运的安排。”尽管她失去一条腿,却依旧活跃在舞台上,并且得到观众的认可。只要你学会接受,你会发现,不管遇到什么变故或挫折,不管遇到多大的痛苦与烦恼,你都会变痛苦为平静,变烦恼为舒畅。

    良好应对,缓解压力人生长在社会中,生活事件无处不在,每个人面对它都需要采取一些应付的办法,这就是应对。这里所讲的主要是心理应对,良好的、合理的应对是维持心理平衡的主要措施。特别是当遇到会造成痛苦或烦恼的负性生活事件时,良好的应对往往会使个体得以摆脱困境,缓解压力,排遣痛苦与烦恼。比如,当自己的要求难以达到时,为此可以形成心理压力,情绪焦虑、苦恼,此时要看到虽未达到理想,但经过努力已经前进了一大步,如果知足,心理会得到平衡,“知足常乐”嘛!又如,不论各方面当你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向下比较,就会看到还有很多人不如你,你也就心安理得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认知到这点也就不致于苦恼了。

    还有很多应对策略,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难得糊涂”,“退一步,天地宽”等,应用得好可以化解痛苦与烦恼,以保持平静、舒畅乃致乐观、愉快的心情。这些都属于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好,面对压力可以镇定自若,冷静对待,对维护心理健康会大有裨益。

    以上所述,不失为消化痛苦、缓解烦恼的措施,愿我们每一个人善待自己莫烦恼,天天有个好心情。, 百拇医药(冯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