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耳疾病 > 内耳疾病 > 耳石症
编号:1193292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0年第8期
     病例分析:一位50多岁的阿姨,总是在刚要躺下的时候和躺下后自感天旋地转,躺下后闭上眼睛还是眩晕,感觉床头向下沉去,床尾像要立起来似的,不敢睁眼,不敢动弹,有时还伴随恶心和呕吐,发作数分钟后,若停止不动,则慢慢好转,若位置改变,眩晕又会重复。后来找到了看眩晕的专科医生,医生检查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医生让这位阿姨躺在治疗床上,将头、身体转动了几下,只花了十几分钟病就好了。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

    所谓良性,就是可治疗、可自愈。所谓阵发性、位置性,是指头晕的发作时间短暂,并且与头颈转动有关, 大部分患者发病在准备休息或起床时。躺在床上向某一方向翻身,便感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必须保持强迫睡姿,有的患者起床或后仰时发作,行走时正常。头晕发作时间短暂,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很少超过一分钟。

    根据眩晕发生部位,临床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后半规管型眩晕;

    2.前半规管型眩晕;

    3.外半规管型眩晕;

    4.混合型眩晕;

    以上四种类型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多数学者认为,以后半规管型眩晕最常见,其次为外(水平)半规管型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耳石脱落学说,又分为嵴帽结石症和半规管结石症两种,前者是半规管内的结石样颗粒物附着于壶腹嵴上,后者是结石样颗粒物自由漂浮于半规管内,随头位变化而移动,刺激壶腹嵴而发生眩晕。

    症状体征

    1. 发病突然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激发头位是指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秒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