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情绪理解能力
小玲是一个3岁的女孩,奶奶夸她会察言观色,是个“小精灵”。邻居董大爷是个挺有学问的人,他说这孩子情绪理解能力好。
什么是情绪理解能力?它是指一个人对情绪信念和情绪反应的认识,包括个体识别各种情绪表达、理解自身和他人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评价与情绪有关的线索(如表情、情境等)。情绪理解为情绪交流和社会交往奠定基础,是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的敏感反应指标。小孩子有情绪理解能力吗?幼儿有情绪理解能力吗?答案是肯定的,有。
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贯穿于整个的儿童时期,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婴儿期,他们就能够区分不同的情绪表情,例如,4个月大的婴儿能够用微笑回应成年人的笑脸,当面对愤怒的面孔时他们会感到恐惧;面对忧愁悲伤者他们会转过头加以回避。1岁左右的儿童识别和理解某种特定表情的能力已经比较明显,他们开始关注父母亲的情绪反应而决定自己的行动是接近目标还是回避目标,这也是所谓的社会参照。儿童的年龄不断增长,社会参照逐渐增多,并扩展到父母亲以外的人群。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在3岁时可根据他人的表情和所处的环境现状判断或预测他人的情绪状态,并能够理解他人愿望实现与否和不同情况反应之间的关系;4岁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一般的情绪,甚至了解了“错误信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又逐渐能够理解了混合情绪,并能推测和解释某些情绪的起因。研究发现,6岁儿童开始理解同一客体能够引发一种以上的混合情绪,并开始对混合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 百拇医药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研究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体系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能力的一种理论。心理理论研究认为:儿童建立了“错误信念”认知后,他们洞察和判断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及数量显著递增,能够更加精确地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在3~6岁之间会出现重要转折,3岁左右是表情识别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4岁时,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迅速发展起来;6岁儿童的二级情绪的理解稍复杂,是对他人基于另外一个人的信念情绪的理解或推断。
儿童早期在情境互动中对情境形成简单理解,从而产生高兴、悲伤、生气、害怕等基本情绪。研究发现,具有较好情绪理解能力的儿童能够与他人更和谐地交往,在学龄前期较少出现行为问题。情绪理解能够促进儿童之间的社会互动,能够表现较多表情和判断较多表情的儿童更受同伴欢迎。也就是说,情绪理解能力高的儿童会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而此能力低的儿童往往回避参加集体活动。在面对相同的情景,如同学做错事情受到老师批评,情绪理解能力好的儿童能够较快意识到老师对该事情的情绪反应,并懂得总结经验以避免自己犯错误;而情绪理解能力差的儿童却难以从此情景中获取教益,这说明早期的情绪理解与幼儿、一年级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相关。研究发现,被试孤独症患儿基本能理解他人基本愿望是否满足而产生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他们能够辨别他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快乐和悲伤,但难以理解他人基于错误信念而产生的认知性情绪。
, 百拇医药
小珍今年5岁了,可她总与母亲形影不离,妈妈有事不让她跟着,她就一哭二闹。人们说,这孩子太依恋母亲了。依恋(attachment)主要是指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育者(尤其是母亲)亲密关系和肌肤联系的一种倾向。婴儿早期的情感连接是通过与母亲的依恋而形成的,他们由此产生对他人的信赖与安全感,安全感建立的越牢固,儿童探索周围的行为就越积极,适应性也就越好。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社会化场所。父母亲在抚育孩子过程中的角色是其他人难以替代的。因而,家庭情绪与气氛是儿童早期情绪理解的主要外部环境,父母是其情绪理解的主要指导者。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交往态度、互动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相互作用对儿童的情绪理解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亲子依恋关系促进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抚育者的情绪表露和对需求信号的适当反应都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安全依恋的抚育者经常以积极饱满的情绪信号出现,不断给予各种愉快的刺激,如抚摸、亲吻、微笑、搂抱等,为儿童提供了更多接触各种情绪和模仿的机会;这类抚育者还经常关注儿童的行为,对他们的感受或需求作出适当的反应和指导,并用夸张的表情或语言来表达情绪反应,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认识自己的行为如何引发别人的情绪反应,安全依恋的儿童可以公开描述自己的消极情绪,表达愿望和信念。
, http://www.100md.com
幼时形成的这种情绪反应模式有助于他们对消极情绪的理解,并在今后不同情境下采取合适的情绪反应策略,促进社会化发展。而这方面有缺陷的儿童,常在成长中出现问题,如:儿童收养机构给那些被收养的儿童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保障、健康照料和认知刺激,但其中的一部分儿童还会表现出情绪障碍,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孩子3岁时,如果母亲有耐心,能与其更多地谈论心理状态,共同探讨原因,那么儿童在3岁半~6岁时的情绪理解能力会更好。
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受亲子关系的影响,儿童情绪理解能力需要家长及相关人员的重视并密切配合。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就忽视这方面的问题,解决好此问题,无论是对孩子的成长与未来,对家庭的幸福与和谐,还是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均有益处。, http://www.100md.com(塞 冬)
什么是情绪理解能力?它是指一个人对情绪信念和情绪反应的认识,包括个体识别各种情绪表达、理解自身和他人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评价与情绪有关的线索(如表情、情境等)。情绪理解为情绪交流和社会交往奠定基础,是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的敏感反应指标。小孩子有情绪理解能力吗?幼儿有情绪理解能力吗?答案是肯定的,有。
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贯穿于整个的儿童时期,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婴儿期,他们就能够区分不同的情绪表情,例如,4个月大的婴儿能够用微笑回应成年人的笑脸,当面对愤怒的面孔时他们会感到恐惧;面对忧愁悲伤者他们会转过头加以回避。1岁左右的儿童识别和理解某种特定表情的能力已经比较明显,他们开始关注父母亲的情绪反应而决定自己的行动是接近目标还是回避目标,这也是所谓的社会参照。儿童的年龄不断增长,社会参照逐渐增多,并扩展到父母亲以外的人群。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在3岁时可根据他人的表情和所处的环境现状判断或预测他人的情绪状态,并能够理解他人愿望实现与否和不同情况反应之间的关系;4岁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一般的情绪,甚至了解了“错误信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又逐渐能够理解了混合情绪,并能推测和解释某些情绪的起因。研究发现,6岁儿童开始理解同一客体能够引发一种以上的混合情绪,并开始对混合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 百拇医药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研究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体系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能力的一种理论。心理理论研究认为:儿童建立了“错误信念”认知后,他们洞察和判断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及数量显著递增,能够更加精确地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在3~6岁之间会出现重要转折,3岁左右是表情识别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4岁时,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迅速发展起来;6岁儿童的二级情绪的理解稍复杂,是对他人基于另外一个人的信念情绪的理解或推断。
儿童早期在情境互动中对情境形成简单理解,从而产生高兴、悲伤、生气、害怕等基本情绪。研究发现,具有较好情绪理解能力的儿童能够与他人更和谐地交往,在学龄前期较少出现行为问题。情绪理解能够促进儿童之间的社会互动,能够表现较多表情和判断较多表情的儿童更受同伴欢迎。也就是说,情绪理解能力高的儿童会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而此能力低的儿童往往回避参加集体活动。在面对相同的情景,如同学做错事情受到老师批评,情绪理解能力好的儿童能够较快意识到老师对该事情的情绪反应,并懂得总结经验以避免自己犯错误;而情绪理解能力差的儿童却难以从此情景中获取教益,这说明早期的情绪理解与幼儿、一年级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相关。研究发现,被试孤独症患儿基本能理解他人基本愿望是否满足而产生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他们能够辨别他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快乐和悲伤,但难以理解他人基于错误信念而产生的认知性情绪。
, 百拇医药
小珍今年5岁了,可她总与母亲形影不离,妈妈有事不让她跟着,她就一哭二闹。人们说,这孩子太依恋母亲了。依恋(attachment)主要是指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育者(尤其是母亲)亲密关系和肌肤联系的一种倾向。婴儿早期的情感连接是通过与母亲的依恋而形成的,他们由此产生对他人的信赖与安全感,安全感建立的越牢固,儿童探索周围的行为就越积极,适应性也就越好。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社会化场所。父母亲在抚育孩子过程中的角色是其他人难以替代的。因而,家庭情绪与气氛是儿童早期情绪理解的主要外部环境,父母是其情绪理解的主要指导者。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交往态度、互动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相互作用对儿童的情绪理解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亲子依恋关系促进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抚育者的情绪表露和对需求信号的适当反应都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安全依恋的抚育者经常以积极饱满的情绪信号出现,不断给予各种愉快的刺激,如抚摸、亲吻、微笑、搂抱等,为儿童提供了更多接触各种情绪和模仿的机会;这类抚育者还经常关注儿童的行为,对他们的感受或需求作出适当的反应和指导,并用夸张的表情或语言来表达情绪反应,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认识自己的行为如何引发别人的情绪反应,安全依恋的儿童可以公开描述自己的消极情绪,表达愿望和信念。
, http://www.100md.com
幼时形成的这种情绪反应模式有助于他们对消极情绪的理解,并在今后不同情境下采取合适的情绪反应策略,促进社会化发展。而这方面有缺陷的儿童,常在成长中出现问题,如:儿童收养机构给那些被收养的儿童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保障、健康照料和认知刺激,但其中的一部分儿童还会表现出情绪障碍,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孩子3岁时,如果母亲有耐心,能与其更多地谈论心理状态,共同探讨原因,那么儿童在3岁半~6岁时的情绪理解能力会更好。
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受亲子关系的影响,儿童情绪理解能力需要家长及相关人员的重视并密切配合。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就忽视这方面的问题,解决好此问题,无论是对孩子的成长与未来,对家庭的幸福与和谐,还是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均有益处。, http://www.100md.com(塞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