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六)
10.游戏,孩子童年幸福的源泉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表明,只有进化阶梯上位置较高的动物才有游戏,游戏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儿童的一种天性,是孩子童年幸福的源泉。从较高级动物的幼仔到人类的儿童,游戏作为进化的礼物得以延续。那么,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到哪些作用呢?
首先,能促进孩子身体素质的发展。在操作性游戏中,孩子兴致勃勃地反复摆弄游戏材料,不断增强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变得“手巧心灵”。在运动性游戏中,孩子乐此不疲地奔跑跳跃,不仅锻炼了走、跑、跳、攀、爬等基本动作,而且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孩子十分陶醉于“有节奏地走”和“听到特定回答立即扭头跑”的过程中,他们既享受了游戏的乐趣,又锻炼了身体。
第二,促进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游戏是轻松、愉快的,在这种气氛中,孩子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在语言游戏中,孩子的吟唱和富有创意的改编有助于充分感知语言的韵律,从语音、语法规则、语义等方面理解语言。如“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当孩子看到天线宝宝,马上会改为“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宝宝没回来,谁来也不开”,父母可以从中欣赏孩子充满智慧的创造性发挥。智力的核心是问题的解决能力。在游戏中,孩子面临着许多有待动脑子去解决的问题,如拼出图案、在沙堆里挖出隧道等,这些问题能激发孩子的思维,促使孩子不断地想办法,将办法付诸实践,失败了再去尝试新办法。在这个过程中,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发展。
第三,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孩子的游戏常常离不开游戏伙伴。在与游戏伙伴的交往中,孩子懂得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以及如何回应他人,以游戏材料为媒介,学习分享、协商、轮流、谦让、公平竞争等交往规则。在同伴交往中,冲突常常不可避免,每一次冲突的产生及其解决的方法都为孩子经验的积累、心理的发育提供了机会。正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交往中,孩子明白了怎样与人相处。也逐渐懂得了社会行为规范。
第四,增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游戏具有独特的心理保健功能。它可以缓解孩子内心的焦虑和不满。孩子在“挤、压、搓、摔”黏土活动中可以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实现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如扮演“警察”、“医生”、“爸爸妈妈”,学小狗“汪汪”地叫,学蝴蝶翩翩起舞。游戏是一面镜子,通过观察孩子的游戏,还可以初步诊断孩子的发展状况。如果一个孩子某方面发展存在缺陷,或者具有特殊的经验背景,那么这些信息会在游戏中真实自然地表露出来。
人们渴望孩子能够像喜爱游戏那样热爱学习。事实上,游戏与学习并不对立,二者完全可以融合起来。将学习变为游戏的方法有很多,如亲子换位体验角色、引入竞争因素、学习方式多样化等。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爸爸妈妈考孩子背唐诗,其实,可以尝试亲子比赛学习唐诗嘛,让孩子当考官考父母,然后用绘画、泥塑、讲故事等方式表达唐诗的内容,在家中召开交流会。总之,早期家庭教育只有建立在游戏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早期教育若脱离了游戏这个基础,那就像一个蠢人在春天抱着苹果树拼命摇晃,希望能够摇下几个苹果,只见苹果花纷纷落地,原本有望在秋天收获的苹果也就无望了。
11.儿童游戏的特点
今天,高科技一步步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在享受高科技所提供的效率和品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孩子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坐在电视机、计算机、游戏机前。不可否认,电视、计算机这些新兴教育方式给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带来了一场革命,但是,这种从电视和计算机上获得的二手经验,绝对、也永远无法替代孩子们直接从玩耍和游戏活动中学习的知识和技巧。
曾有人形容主动探索和积极学习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而这把金钥匙就是在游戏的熔炉里铸造出来的。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引导、理解和提供给他们合适的游戏呢?
作为家长,引导孩子玩耍首先要了解不同年龄孩子游戏的特点,才能理解孩子的世界。1岁以内的婴儿游戏是成人一婴儿游戏,由成人发起的主动性游戏;2岁婴儿的游戏,是实物性游戏,即从简单摆弄实物到以实物的功用做游戏;快到3岁时,以模仿性游戏为多。到了幼儿期,孩子常使用替代物进行假装性游戏,如用竹竿当马骑等。这时孩子游戏的动机主要在于活动过程,而不重视结果。而这个时期正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学龄期的孩子则是喜欢规则性的游戏了,在这种游戏里,情境和角色扮演虽然不是很明显,但这种有组织的游戏,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儿童之间彼此协调合作的能力,可在其中得到体现。
在孩子成长中体验不同游戏的过程也就是孩子完成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即婴儿期孩子喜欢一个人玩,没有接近其他孩子的意愿;进入幼儿期,几个孩子一起游戏,玩具类似,但孩子之间彼此独立,没有交往与合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个孩子可以共同玩一个游戏。这时,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又能经历从不受统一目标约束到有一定目的,并从游戏中体会没有角色之分到彼此团结协作的过程。
参与不同的游戏可以促进孩子心理的发展,提高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自制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孩子通过“过家家”等游戏可以模仿和创造性地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在游戏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灵活的独创精神,同时锻炼了领导和组织能力。游戏要求遵守规则和坚持性,并具有责任感和自信心,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百拇医药(李宁宁)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表明,只有进化阶梯上位置较高的动物才有游戏,游戏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儿童的一种天性,是孩子童年幸福的源泉。从较高级动物的幼仔到人类的儿童,游戏作为进化的礼物得以延续。那么,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到哪些作用呢?
首先,能促进孩子身体素质的发展。在操作性游戏中,孩子兴致勃勃地反复摆弄游戏材料,不断增强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变得“手巧心灵”。在运动性游戏中,孩子乐此不疲地奔跑跳跃,不仅锻炼了走、跑、跳、攀、爬等基本动作,而且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孩子十分陶醉于“有节奏地走”和“听到特定回答立即扭头跑”的过程中,他们既享受了游戏的乐趣,又锻炼了身体。
第二,促进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游戏是轻松、愉快的,在这种气氛中,孩子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在语言游戏中,孩子的吟唱和富有创意的改编有助于充分感知语言的韵律,从语音、语法规则、语义等方面理解语言。如“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当孩子看到天线宝宝,马上会改为“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宝宝没回来,谁来也不开”,父母可以从中欣赏孩子充满智慧的创造性发挥。智力的核心是问题的解决能力。在游戏中,孩子面临着许多有待动脑子去解决的问题,如拼出图案、在沙堆里挖出隧道等,这些问题能激发孩子的思维,促使孩子不断地想办法,将办法付诸实践,失败了再去尝试新办法。在这个过程中,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发展。
第三,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孩子的游戏常常离不开游戏伙伴。在与游戏伙伴的交往中,孩子懂得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以及如何回应他人,以游戏材料为媒介,学习分享、协商、轮流、谦让、公平竞争等交往规则。在同伴交往中,冲突常常不可避免,每一次冲突的产生及其解决的方法都为孩子经验的积累、心理的发育提供了机会。正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交往中,孩子明白了怎样与人相处。也逐渐懂得了社会行为规范。
第四,增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游戏具有独特的心理保健功能。它可以缓解孩子内心的焦虑和不满。孩子在“挤、压、搓、摔”黏土活动中可以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实现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如扮演“警察”、“医生”、“爸爸妈妈”,学小狗“汪汪”地叫,学蝴蝶翩翩起舞。游戏是一面镜子,通过观察孩子的游戏,还可以初步诊断孩子的发展状况。如果一个孩子某方面发展存在缺陷,或者具有特殊的经验背景,那么这些信息会在游戏中真实自然地表露出来。
人们渴望孩子能够像喜爱游戏那样热爱学习。事实上,游戏与学习并不对立,二者完全可以融合起来。将学习变为游戏的方法有很多,如亲子换位体验角色、引入竞争因素、学习方式多样化等。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爸爸妈妈考孩子背唐诗,其实,可以尝试亲子比赛学习唐诗嘛,让孩子当考官考父母,然后用绘画、泥塑、讲故事等方式表达唐诗的内容,在家中召开交流会。总之,早期家庭教育只有建立在游戏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早期教育若脱离了游戏这个基础,那就像一个蠢人在春天抱着苹果树拼命摇晃,希望能够摇下几个苹果,只见苹果花纷纷落地,原本有望在秋天收获的苹果也就无望了。
11.儿童游戏的特点
今天,高科技一步步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在享受高科技所提供的效率和品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孩子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坐在电视机、计算机、游戏机前。不可否认,电视、计算机这些新兴教育方式给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带来了一场革命,但是,这种从电视和计算机上获得的二手经验,绝对、也永远无法替代孩子们直接从玩耍和游戏活动中学习的知识和技巧。
曾有人形容主动探索和积极学习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而这把金钥匙就是在游戏的熔炉里铸造出来的。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引导、理解和提供给他们合适的游戏呢?
作为家长,引导孩子玩耍首先要了解不同年龄孩子游戏的特点,才能理解孩子的世界。1岁以内的婴儿游戏是成人一婴儿游戏,由成人发起的主动性游戏;2岁婴儿的游戏,是实物性游戏,即从简单摆弄实物到以实物的功用做游戏;快到3岁时,以模仿性游戏为多。到了幼儿期,孩子常使用替代物进行假装性游戏,如用竹竿当马骑等。这时孩子游戏的动机主要在于活动过程,而不重视结果。而这个时期正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学龄期的孩子则是喜欢规则性的游戏了,在这种游戏里,情境和角色扮演虽然不是很明显,但这种有组织的游戏,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儿童之间彼此协调合作的能力,可在其中得到体现。
在孩子成长中体验不同游戏的过程也就是孩子完成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即婴儿期孩子喜欢一个人玩,没有接近其他孩子的意愿;进入幼儿期,几个孩子一起游戏,玩具类似,但孩子之间彼此独立,没有交往与合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个孩子可以共同玩一个游戏。这时,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又能经历从不受统一目标约束到有一定目的,并从游戏中体会没有角色之分到彼此团结协作的过程。
参与不同的游戏可以促进孩子心理的发展,提高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自制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孩子通过“过家家”等游戏可以模仿和创造性地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在游戏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灵活的独创精神,同时锻炼了领导和组织能力。游戏要求遵守规则和坚持性,并具有责任感和自信心,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百拇医药(李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