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12年第5期
编号:12253915
皮的药用(五)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2年第5期
     柿子皮

    柿子皮为柿科植物柿子的外果皮,原植物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蔗糖、葡萄糖、果糖、碘及多种维生素等成分,营养丰富。有些朋友吃柿子时喜欢连皮一起吃下,那么,柿子皮能吃吗?对此,医学专家明确指出,柿子皮不能吃!因为柿子中含有大量鞣酸,而且这些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柿子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掉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脱涩工艺不完善时,其皮中含有的鞣酸更多,形成胃柿石的几率更大,还能引起多种疾病。

    食柿子不吃皮,但皮却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有关文献记载,柿子皮含有类胡萝h素、多酚物质、果胶、鞣酸、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成分,具有清热润肺、滑肠、降压止血、生津止渴等功效。①治慢性溃疡:红柿皮连柿肉,贴敷患处;②治疔疮、无名肿毒:取新鲜的柿子皮贴于患处;③治冻疮:柿子皮50克,晒干烧存性研末,以熟菜油调匀涂患处,每日2~3次。

    香蕉皮
, 百拇医药
    香蕉皮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皮。原植物香蕉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磷、钾、膳食纤维、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成分,其中磷的含量十分丰富,被称为“智慧之果”。吃香蕉剥下的皮,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收集到的香蕉皮,鲜的由绿变黄,这是因为香蕉的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素与叶黄素。香蕉没成熟时,叶绿素掩盖住了叶黄素的黄色,所以香蕉看上去是绿色的。待放了些时候,细胞中分泌的酵素与叶绿索发生化学反应,破坏了叶绿素,绿色消失,叶黄素便显示出来。时间更长的香蕉外皮黑褐色,是皮中的氧化酵素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所致。其呈不规则之条块状,软而韧,纤维众多,具有较长的果柄,柄之纤维性较强。药理研究表明,成熟之干果皮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有抑制真菌和细菌的作用,主要是所含的蕉皮素在起作用。香蕉皮“内服治痢疾。炒过煎水服,治霍乱肚痛。煎水洗皮肤瘙痒”(《广东中药》)。

    香蕉皮还有如下作用:①治高血压:取香蕉皮60克,煎汤服用;②治皮肤瘙痒症:选新鲜的香蕉皮在皮肤瘙痒处(脚癣,手癣,体癣等)反复摩擦,或煎水洗,连用数日,即可奏效;③治口腔溃疡:香蕉皮、火炭母草各30克,水煎,加适量红糖调味服用;④治风火牙痛:将香蕉皮60克洗净,加适量冰糖,水煎服,每日2次;⑤治痔疮、便血:将两条香蕉连皮放在火上烤,然后趁热吃,可改善不适症状并止血;⑥预防中风:取鲜香蕉皮30克煎汤代茶饮,能扩张血管,防止中风和心绞痛;⑦治瘊子:用香蕉皮敷在疣(俗称瘊子)的表面,使其软化,并一点点地脱落,直至痊愈。
, 百拇医药
    香蕉皮还有滋润皮肤的作用,面部为干性皮肤者,可将香蕉皮内侧贴在脸上,待10分钟左右取掉,再用清水洗净,可使皮肤变得滋润光滑;每次用热水洗手足后,用香蕉皮的内侧在手足上进行摩擦,可防止手足皮肤皲裂。取香蕉皮60克煮水饮,还有清利头目和解酒的作用。

    核桃皮

    核桃皮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成熟果实的内外果皮,外果皮又称青龙衣,内果皮又称核桃壳。原植物胡桃又名核桃,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享有“长寿果”的美称。其显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据测定,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占50%~70%,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酯,其次为亚麻酸及油酸甘油酯;同时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2、纤维素、戊聚糖及维生素C等成分。

    祖国医学认为,核桃性温、味甘、无毒,具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补血润肠、养神健脑等功效。其果皮亦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外果皮(青龙皮)具有消肿、止痒之功效。常用验方:①治疗跌打损伤:青核桃皮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②治头癣(黄癣)、牛皮癣、神经性皮炎:鲜青龙衣捣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3次,连用10~20天。核桃壳含有6%的戊糖,有理气、消肿、杀菌的功效,能治妇女血崩、乳痈及疥癣等症。《本草纲目》载:核桃壳“烧存性,入下血、崩中药。”常用验方:①治妇女气血痛:取核桃壳60克,陈老棕板30克,烧成炭(存性),水煎服;②治乳痈:取核桃壳适量,烧灰存性。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温黄酒调服;③治疥癣:取适量核桃壳水煎熏洗患处。
, 百拇医药
    栗子皮

    栗子皮又称栗壳,为壳斗科植物栗子的外果皮。原植物是人们喜食的干果栗子,又称板栗、栗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淀粉、脂肪酶、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成分。栗子不仅为食药两用的佳品,而且栗子皮亦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栗子皮性平,味甘涩,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反胃、鼻血、便血等症。《纲目拾遗》曰:“栗壳载其治反胃、消渴、泻血,此外无他,不知其能解参之力,胜于莱菔。”《日华子本草》载其可“治泻血”。唐代食医孟诜说:栗子皮“煮汁饮之,止反胃消渴。”常用验方:①解人参过量之毒:用栗子壳30克煎汤服之;②治膈气:取栗壳(煅存性)、米糠各等份,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空腹服30丸,白开水送服;③治鼻衄:栗壳150克(烧灰存性)研为末,每次服6克,以稀米汤调服;④食疗治痰火瘰疬:收栗壳30克,与精瘦猪肉250克加水同煮,喝汤食肉;⑤治丹毒:板栗皮适量,煎水洗患处,每日1~2次;⑥治便血:板栗皮适量,烧存性研末,每次服3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连服数日。, 百拇医药(韦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