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食疗忆往
百病,鸡血,世纪
□ 陶诗秀日前在一网站看到新闻,内容为八旬老人喝尿22年,骨密度像30岁,才知道如今又有了“尿疗”,脑海中不由浮现出“鸡血针”、“红茶菌”等一系列词语,回想起几十年来亲见亲闻甚或亲历的“民间食疗”潮流。
记忆中,“打鸡血”广泛流行于1966—1967;也有人说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流行。据传是某军医献出这个“秘方”,后来从高层逐渐流入民间。
具体操作方法是从小公鸡翅膀下的血管内,抽取鸡血数十到一百毫升,皮下注射,每周一次。据传,经过一定时期,一些人会显得脸色红润得像公鸡鸡冠,感觉浑身燥热、精力旺盛。
于是,一时全国上下,从大城市到穷乡僻壤,到处传说并“实践”着“打鸡血”。乡间,有县人民医院、人民公社卫生院;城市,有各种区级医院、地段医院,每天门诊注射室都热闹非凡,鸡叫声、小孩哭闹声、排队吵闹声,不绝于耳。在上海,也有会打针的居民,或者下班的医生护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