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与美容》 > 2001年第9期
编号:11554872
“追踪”逃跑的新娘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1日 《健康与美容》 2001年第9期
“追踪”逃跑的新娘

     新娘从红地毯逃跑

    美国电影《逃跑的新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马里兰州乡下的一个地方,有个年轻女人玛姬,她曾经三次在和新郎踏上红地毯的一端时,因为“婚姻恐惧症”而逃婚。这一次,终于下决心准备与第四任男友步入结婚礼堂的玛姬,更因为一篇对她这一经历的报道使她十分难堪,而再度逃婚。

    富于戏剧性的是,在该片中饰演女主角玛姬的大明星朱莉娅·罗伯茨在现实生活中同样上演了一出“逃跑的新娘”的悲喜剧,最近她突然不明原因地宣布取消婚约。事实上,朱莉娅身边的男朋友一直像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可几乎没有人可以和她“修成正果”。因而有心理学专家分析:“大嘴美女”朱莉娅·罗伯茨可能患上了一种名为“婚前恐慌综合征”的心理疾病。以往,这种病常见于男子身上,患有这种“综合征”的男士面对婚姻常常止足不前,或是在结婚前的一瞬间突然改变主意。近些年来,心理学家在许多美国女性身上也发现了这种“综合征”的病例。

    心理学家说:婚姻恐怖也是病

    也许,从红地毯上逃离婚姻的例子未免显得有些极端,但在现实生活中,出于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拒绝结婚,逃避婚姻的例子却在增多,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原因。婚姻恐惧症、婚前恐慌综合征这些心理上的偏差,对当事人来说并不只是意味着“单身贵族”式的潇洒,个中滋味恐怕是矛盾和复杂的。真正的婚姻恐惧症与追求事业等个人原因自觉选择单身生活者有根本的不同。有的当事人心理冲突激烈,影响了工作、生活与学习的,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排斥婚姻生活的人,我们有如下建议:

    *首先要知道,并非不愿意结婚的人都应被视作婚姻恐怖症,后者的心理特征是欲求与恐怖的心理冲突、行为上的不断逃避,以及伴随而来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表现持续存在。其本人即使有所认识也难以自持。

    *对于确实有婚姻恐怖表现的人自己应该通过深入的思考,了解造成自己这种心理倾向的内在因素,比如个人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的因素,对婚姻认识的偏颇,人格特征的影响,如过度的完美欲、逃避倾向,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通过深入的自我剖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为进一步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奠定基础。

    *建设性的生活态度非常重要,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对付、抵抗恐怖、焦虑这些症状上只能使症状加重,最终会陷入神经症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如果能在生活、工作中采取积极的行动,不刻意对抗自己的不良情绪,而是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建设性的行动带来的成就感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态。

    *以适时、适当的方式向恋爱对象坦陈内心的感受,寻求对方的理解帮助,对克服不正常的恐惧心理非常重要,对对方掩饰自己的心理只会使自己更敏感,心理压力更大。

    *适时地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有助于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心理症结并能够防止进一步形成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社会学家说:逃避责任的“自我”无所谓幸福

    逃避婚姻的心理和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令人多了几分忧虑。其一,逃避结婚实际上是逃避责任和义务。这些人可以说是在家庭的宠爱下成长的,缺少挫折和磨难,贪图享受,不肯付出。比如,姑娘连面对柴米油盐的勇气都没有,如何让她承担家庭和养育孩子的重任?那么不结婚便是逃避责任的最好办法。二是追求“自我中心”的人生观。从不婚族选择不婚的五花八门的理由中不难看出,他们追求的是无拘无束、我行我素,独立于社会、家庭之外的“我”的生活,可以说,这种过度地、歪曲地对“自我”的理解,最终受伤害的首先是当事人自己。第三,爱情虚无主义。由于商品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等社会因素,许多不良的社会现象、思想观念使人对纯真的爱情产生怀疑,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感情,实际上是一种失落与无奈,最后以致于排斥婚姻。忧虑后沉思,是不是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而人却变得越来“自我”,从而越来越不肯承担责任和义务了?这样的人真的会有自由和幸福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http://www.100md.com(文/云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