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364088
针药并用治疗胃神经官能症58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5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2期
     主题词 胃神经官能症 电针 中药

    胃神经官能症是由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胃功能障碍。主要为运动和分泌功能紊乱,而无器质性病变,所以又称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多与精神因素有关。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针刺、中药治疗该病58例,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6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6例,女60例,年龄20~75岁,平均38±12.5岁;病程5个月~19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在重庆制定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即过去1年内至少4周有上腹痛或不适(如上腹胀、早饱、胀气、恶心、嗳气)等胃功能症状,或伴有健忘、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官能症。排除消化性溃疡、慢性(糜烂性或萎缩性)胃炎、胃肿瘤和肝胆胰病变等,以及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者。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电针取穴:中脘、足三里、下脘、天枢、期门、行间、公孙、胃俞、脾俞。加减:健忘者加百会、四神聪;失眠、多梦者加安眠穴、内关。针刺方法:中脘、下脘、天枢可直刺30mm。中脘、下脘所产生的酸困或胀沉重感应向胃体、胃底部放射;天枢针感向腹部放射。足三里向上斜刺20mm,使酸困或胀沉感向上放射,有时可达小腹部。脾俞、胃俞向脊柱方向斜刺20mm,使酸困沉胀等感觉向前腹部放射。余穴常规消毒,常规刺法,然后每天交替取其中8个穴位,接通G805-2型电针治疗仪,留针30分钟,每天1次,20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3天,一般1~2个疗程。服用药物同对照组。

    对照组以香砂六君子汤合四磨汤为基本方加减。药用党参15g,白术、半夏、陈皮、槟榔、木香、乌药各10g,川楝子、砂仁各6g,茯苓12g,炒白芍、扁豆各20g。伴失眠、健忘加酸枣仁、柏子仁各10g,腹胀明显加枳壳15g,厌食加鸡内金10g,恶心频繁者加旋覆花10g,反酸者加煅瓦楞子30g。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200ml,每日 2次,饭后1~2小时服用。20天为l疗程,每疗程之间休息3天。
, 百拇医药
    疗效标准 ①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在3级以上,异常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保持2个月以上不再复发。②显效:症状、体征改善或改善在2级以上,异常指标明显改善。③好转:症状、体征减轻或改善在1级以上,异常指标好转。④无效:症状体征及异常指标均无好转。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X2检验。

    结果 治疗组治愈36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83%;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14例,好转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9.31%经X2检验,P<0.01。

    讨论

    中脘是胃之募穴,配胃之合穴足三里可疏肝通胃气,导滞止痛;公孙、行间可疏肝理气、宽胸解郁。现代针灸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等穴位可以双向调节胃肠运动,既可抑制胃电运动亢进,也能促使胃肠道收缩力加强,蠕动加快,缓解胃肠积气、腹胀等症状。

    我们所用的中医方剂中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和胃,木香、砂仁辛温理气止痛,半夏、陈皮和胃理气,乌药疏肝行气以解郁,槟榔行气化滞以除满,甘草调和诸药,二方合用可气血同调,脏腑同治,攻补兼施,升降合用,从而使肝木得疏,胃气得降,脾气得升,气机得畅,肝脾调和而病愈。

    治疗同时应嘱患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精神负担,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等。本方法针药并用,标本兼治,见效迅速,且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http://www.100md.com(王春丽 陈天安 赵红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