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辅助化疗治疗白血病体会
关键词 白血病 六味地黄丸
白血病在中医学属“虚劳”,“血证”,“癥积”,“骨痨”等范畴,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使其治愈,尽管联合化疗或单一化疗的西药被人们认为是当今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完全缓解率可达60%~80%,5年生存率可达20%~40%。近8年来,我们采用联合化疗加中药六味地黄丸治疗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例1 患者,女,30岁,农民。平素健康,10余天来自觉胸骨疼痛,头昏乏力,于2002年6月5日在我院血液科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入院时检查:T39.4℃,P82次/分,BP105/75 mmHg。神清,精神萎靡,消瘦,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颈下及锁骨上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胸骨中下段压痛明显,肝肋下2 cm,脾肋下2 cm,质软,边缘光滑,神经系统无异常。血常规检查:RBC1.85×1012/L,HB45 g/L,WBC104×109/L,淋巴细胞0.74,其中异型淋巴细胞0.08,同时发现大量幼稚细胞。骨髓细胞学检查后,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住院后VMP方案化疗:VCR2 mg+生理盐水40 ml,静注,第1天,PREDNISONI 20 mg,q6h,口服,连服5天;6-MP 50 mg,tid,口服,连服5天。症见:面色无华,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自汗不止,口渴,腰膝酸软,睡眠差,便干,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给予六味地黄丸,每次16粒,每日3次,配合化疗3个疗程。血常规:RBC2.80×1012/L,WBC3.6×109/L,中性粒细胞(N)0.48,淋巴细胞(L)0.45,嗜酸性细胞(E)0.02,嗜碱性细胞(B)0.05。骨髓涂片检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伴混合性贫血。出院后连续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次12粒,每日3次,连服10个月,后间断服用。2004年8月来院复查,仍在缓解中。
, http://www.100md.com
例2 患者,女,40岁。因发热,齿龈肿胀,鼻衄,无力3周,于2003年4月16日来院。查:T38.4℃,贫血貌,颈部淋巴结肿大,齿龈肿胀,有血迹,口臭,胸骨压痛明显,肝脾肋下可及,皮肤有散在出血点。血常规:Hb70g/L,RBC2.7×1012/L,WBC3.36×109/L,发现大量幼稚细胞。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极度活跃,原粒占50%,可见早幼粒及成熟细胞,过氧化酶染色阳性。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给予HOAP方案,长春新碱2 mg,tid,口服,第2~5天;强的松片20 mg,tid,口服,第2~5天。配合中药犀角地黄汤去犀角加水牛角粉30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30g,山豆根15g,黄药子15g。每日1剂,连用2个疗程,热退,血止。外周血:Hb50g/L,RBC1.95×1012/L,WBC2.16×109/L。但患者仍有头晕、耳鸣,面颊潮红,心悸出汗,腰酸乏力,烦热失眠,口干渴,手足心热,便干,舌红、苔黄,脉细数。给予六味地黄丸,每次20粒,每日3次,后间断化疗,连服六味地黄丸1年零4个月,从未间断,2005年10月15日来院复查,已能参加体力劳动,血象及骨髓象均正常。
, 百拇医药
讨论
中医对白血病病因和本质认识不一,可归纳为:因虚致病,因实致病,虚实挟杂等本虚标实的表现。临床虚证多,实证较少,绝大多数病人表现为肝肾阴虚,以肾阴不足为主,特别是化疗后期,气阴两伤,临症所见低热,乏力,头晕耳鸣,自汗,盗汗,遗精,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皮肤出血,鼻衄,齿衄,口渴,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均为肝肾阴虚之证。而六味地黄丸为补阴的药方。此方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为通补开合之剂。《医方论》日:“此方非但知肝肾不足,实三阴亦治之剂。有熟地之腻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山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之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之收摄脾经,即有茯苓之淡渗脾以和之,药止六味,而有开有合,三阴并治,洵补方之正鹄也。”采用此方滋阴配阳,填精补髓,壮骨生血。证、药叩合,符合中医药之理论原则。
白血病早期,特别是急性白血病早期多以邪实为主:高热,出血,发斑,肝脾淋巴结肿大,舌红,苔黄,脉数或弦滑数,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故应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法配合化疗。此期一般不主张使用六味地黄丸,但在第l疗程结束后,不管骨髓象是否完全缓解,均可使用六味地黄丸,因为此时正气在强烈的联合化疗打击下,已开始减退,故而早期扶正,有利于受伤机体肝肾功能的修复,不要等到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后才去用药。, http://www.100md.com(张宛冬 陈军民)
白血病在中医学属“虚劳”,“血证”,“癥积”,“骨痨”等范畴,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使其治愈,尽管联合化疗或单一化疗的西药被人们认为是当今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完全缓解率可达60%~80%,5年生存率可达20%~40%。近8年来,我们采用联合化疗加中药六味地黄丸治疗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例1 患者,女,30岁,农民。平素健康,10余天来自觉胸骨疼痛,头昏乏力,于2002年6月5日在我院血液科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入院时检查:T39.4℃,P82次/分,BP105/75 mmHg。神清,精神萎靡,消瘦,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颈下及锁骨上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胸骨中下段压痛明显,肝肋下2 cm,脾肋下2 cm,质软,边缘光滑,神经系统无异常。血常规检查:RBC1.85×1012/L,HB45 g/L,WBC104×109/L,淋巴细胞0.74,其中异型淋巴细胞0.08,同时发现大量幼稚细胞。骨髓细胞学检查后,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住院后VMP方案化疗:VCR2 mg+生理盐水40 ml,静注,第1天,PREDNISONI 20 mg,q6h,口服,连服5天;6-MP 50 mg,tid,口服,连服5天。症见:面色无华,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自汗不止,口渴,腰膝酸软,睡眠差,便干,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给予六味地黄丸,每次16粒,每日3次,配合化疗3个疗程。血常规:RBC2.80×1012/L,WBC3.6×109/L,中性粒细胞(N)0.48,淋巴细胞(L)0.45,嗜酸性细胞(E)0.02,嗜碱性细胞(B)0.05。骨髓涂片检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伴混合性贫血。出院后连续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次12粒,每日3次,连服10个月,后间断服用。2004年8月来院复查,仍在缓解中。
, http://www.100md.com
例2 患者,女,40岁。因发热,齿龈肿胀,鼻衄,无力3周,于2003年4月16日来院。查:T38.4℃,贫血貌,颈部淋巴结肿大,齿龈肿胀,有血迹,口臭,胸骨压痛明显,肝脾肋下可及,皮肤有散在出血点。血常规:Hb70g/L,RBC2.7×1012/L,WBC3.36×109/L,发现大量幼稚细胞。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极度活跃,原粒占50%,可见早幼粒及成熟细胞,过氧化酶染色阳性。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给予HOAP方案,长春新碱2 mg,tid,口服,第2~5天;强的松片20 mg,tid,口服,第2~5天。配合中药犀角地黄汤去犀角加水牛角粉30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30g,山豆根15g,黄药子15g。每日1剂,连用2个疗程,热退,血止。外周血:Hb50g/L,RBC1.95×1012/L,WBC2.16×109/L。但患者仍有头晕、耳鸣,面颊潮红,心悸出汗,腰酸乏力,烦热失眠,口干渴,手足心热,便干,舌红、苔黄,脉细数。给予六味地黄丸,每次20粒,每日3次,后间断化疗,连服六味地黄丸1年零4个月,从未间断,2005年10月15日来院复查,已能参加体力劳动,血象及骨髓象均正常。
, 百拇医药
讨论
中医对白血病病因和本质认识不一,可归纳为:因虚致病,因实致病,虚实挟杂等本虚标实的表现。临床虚证多,实证较少,绝大多数病人表现为肝肾阴虚,以肾阴不足为主,特别是化疗后期,气阴两伤,临症所见低热,乏力,头晕耳鸣,自汗,盗汗,遗精,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皮肤出血,鼻衄,齿衄,口渴,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均为肝肾阴虚之证。而六味地黄丸为补阴的药方。此方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为通补开合之剂。《医方论》日:“此方非但知肝肾不足,实三阴亦治之剂。有熟地之腻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山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之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之收摄脾经,即有茯苓之淡渗脾以和之,药止六味,而有开有合,三阴并治,洵补方之正鹄也。”采用此方滋阴配阳,填精补髓,壮骨生血。证、药叩合,符合中医药之理论原则。
白血病早期,特别是急性白血病早期多以邪实为主:高热,出血,发斑,肝脾淋巴结肿大,舌红,苔黄,脉数或弦滑数,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故应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法配合化疗。此期一般不主张使用六味地黄丸,但在第l疗程结束后,不管骨髓象是否完全缓解,均可使用六味地黄丸,因为此时正气在强烈的联合化疗打击下,已开始减退,故而早期扶正,有利于受伤机体肝肾功能的修复,不要等到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后才去用药。, http://www.100md.com(张宛冬 陈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