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487878
卡马西平初始给药剂量偏大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药学监护病例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5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12期
     病例,女,71岁,入院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支气管肺炎,高血压病Ⅲ期,双侧陈旧性脑梗塞,冠心病。

    资料与方法

    病情简况

    病人因发热伴咳嗽于当地医院接受“头孢曲松、鲁南欣康”治疗(具体剂量不详),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干咳、喘息,输液第2天出现双上肢浮肿、恶心,尿量减少,最低时约200ml/日,后尿量恢复至500~700ml/日,发病14天后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入院后查血清尿素氮18.0mmol/L,血清肌酐浓度776μmol/L;血常规:WBC8.6×109/L,中性粒细胞74.9%,淋巴细胞20.3%,红细胞3.57×1012/L,Hb108g/L。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支气管肺炎,既往有高血压、双侧陈旧性脑梗塞、冠心病病史。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控制血压、腹膜透析等治疗,病情平稳,体温正常,尿量约800ml/日,血压145/60mmHg,查血清肌酐浓度降至267μmol/L。入院后1月余,病人连续数日出现发作性口角及头颈歪斜,伴意识障碍、牙关紧闭,数秒钟可缓解,考虑为脑血栓后癫痫(症状性),给予卡马西平0.2g/8h,口服,第2天改为0.2g/12h,第2天晚上病人出现浅昏迷,考虑与卡马西平相关,剂量降至0.1g/12h,第3天查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为10.55μg/ml,病人呈嗜睡状态,第4天病人神志恢复正常。
, http://www.100md.com
    药师参与原因

    病人服用卡马西平后出现不良反应,但血药浓度不提示中毒。

    治疗用药(处置)方案

    给予病人小剂量卡马西平,0.1g/12h,一周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依据

    卡马西平用药初期,代谢缓慢,如果直接给予常规维持剂量,血药浓度较长期用药时明显偏高,容易发生嗜睡、反应能力降低等不良反应。

    临床效果

    降低给药剂量后,病人神智好转,连续用药3周后,卡马西平逐步加量为0.2g/12h,血药浓度为4.76μg/ml,癫痫症状控制理想,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
, 百拇医药
    讨 论

    卡马西平为常用抗癫痫药物,常见药品不良反应为视觉紊乱、步态失调、嗜睡、头昏和头痛等,用药初期容易发生,用药2~3周后可消失。血药浓度的有效范围是4~12μg/ml,潜在中毒浓度为>12μg/ml。血药浓度超过8~12μg/ml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50%。

    卡马西平可诱导自身代谢酶,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代谢速率逐渐力加快,3周后达到最大且保持稳定。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发现,治疗初期药物代谢速率只有长期用药后的四分之一左右。

    卡马西平常用维持剂量为7~15mg/(kg·d),对于这位病人,长期使用400mg/d是比较适宜的。但在用药初期,药物代谢速度慢,直接给予维持剂量后,血药浓度谷浓度是10.55μg/ml,估计峰浓度处于中毒范围,病人发生浅昏迷估计与血药浓度偏高相关。用药3周后,给药剂量与治疗初期相同,血药浓度只有以前的一半,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可见即使是相同剂量,在不同的治疗阶段,病人的血药浓度和治疗反应均会出现较大变化。

    给予病人卡马西平时,应该牢记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对于病情不严重者,并且以前没有使用过本品,治疗初期应给予长期维持剂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1周后给予维持剂量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第3周给予四分之三或足量的维持剂量,此后根据治疗反应和血药浓度进一步调整给药剂量。这样逐步加量,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用药初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避免不良反应干扰医生评价治疗效果。, 百拇医药(李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