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0例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突然发病,临床表现为一侧口眼歪斜,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流泪,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少数患者初起有耳后、耳下及头面部疼痛,严重时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
共观察120例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治疗120例,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3~72岁,其中以20~50岁者居多。
治疗方法 选取患侧头面部的穴位,如地仓、颊车、承浆、迎香、头维、太阳,加双侧风池、足三里、太冲等,再配合眼针(肺区、上焦区、心区、脾区),全息穴(第二掌骨侧头面穴)。每次选8~10穴,用0.5~1寸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同时点燃艾条,在针刺穴周围施艾灸,以温热为宜(灸时避开眼部)。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 ①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②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③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结果
2个疗程后,痊愈1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治愈率93.3%。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因经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肉失养,麻木弛缓而向健侧歪斜。
本病采用针刺面部穴位再配眼针、全息穴加艾灸治疗。经临床观察,确能达到祛风散寒,舒筋通络,调和气血,使筋肉濡润温煦,从而改善面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根水肿,降低压迫和刺激,使面部组织得以营养,促进麻痹的神经得以快速恢复。, http://www.100md.com(程志华等)
诊断标准突然发病,临床表现为一侧口眼歪斜,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流泪,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少数患者初起有耳后、耳下及头面部疼痛,严重时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
共观察120例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治疗120例,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3~72岁,其中以20~50岁者居多。
治疗方法 选取患侧头面部的穴位,如地仓、颊车、承浆、迎香、头维、太阳,加双侧风池、足三里、太冲等,再配合眼针(肺区、上焦区、心区、脾区),全息穴(第二掌骨侧头面穴)。每次选8~10穴,用0.5~1寸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同时点燃艾条,在针刺穴周围施艾灸,以温热为宜(灸时避开眼部)。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 ①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②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③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结果
2个疗程后,痊愈1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治愈率93.3%。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因经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肉失养,麻木弛缓而向健侧歪斜。
本病采用针刺面部穴位再配眼针、全息穴加艾灸治疗。经临床观察,确能达到祛风散寒,舒筋通络,调和气血,使筋肉濡润温煦,从而改善面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根水肿,降低压迫和刺激,使面部组织得以营养,促进麻痹的神经得以快速恢复。, http://www.100md.com(程志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