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支气管哮喘 > 常识
编号:11826646
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管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8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1期
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管理

     尽管哮喘尚不能根治,但通过有效的哮喘管理,通常可以实现哮喘控制。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标是:①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②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③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④预防哮喘急性加重;⑤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⑥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教育内容

    ①通过长期规范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哮喘:②避免触发、诱发因素方法;③哮喘的本质、发病机制;④哮喘长期治疗方法;⑤药物吸入装置及使用方法;⑥自我监测:如何测定、记录、解释哮喘日记内容、症状评分、应用药物、PEF、哮喘控制测试(ACT)变化:⑦哮喘先兆、哮喘发作征象和相应自我处理方法,如何、何时就医;⑧哮喘防治药物知识;⑨如何根据自我监测结果判定控制水平,选择治疗;⑩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教育方式

, 百拇医药     ①初诊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和启蒙教育,是医患合作关系起始的个体化教育,首先应提供患者诊断信息,了解患者对哮喘治疗的期望和可实现的程度,并至少进行以上1-6条内容教育,预约复诊时间,提供教育材料;②随访教育和评价:是长期管理方法,随访时应回答患者的疑问、评估最初疗效。定期评价、纠正吸入技术和监测技术,评价书面管理计划,理解实施程度,反复提供更新教育材料;③集中教育:定期开办哮喘学校、学习班、俱乐部、联谊会,进行大诉教育和集中答疑;④自学教育:通过阅读报纸、杂志、文章、看电视节目、听广播进行;⑤网络教育:通过中国哮喘联盟网、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网GI-NA等或互动多媒体技术传播防治信息;⑥互助学习:举办患者防治哮喘经验交流会;⑦定点教育:与社区卫生单位合作,有计划开展社区、患者、公众教育;⑧调动全社会各阶层力量宣传普及哮喘防治知识。

    哮喘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过程,需要经常教育。不断更新,持之以恒。

    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接触
, 百拇医药
    尽管对已确诊的哮喘患者应用药物干预,对控制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非常有效,但仍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接触危险因素,以预防哮喘发病和症状加重。

    许多危险因素可引起哮喘急性加重,被称为“触发因素”,包括变应原、病毒感染、污染物、烟草烟雾、药物。减少患者对危险因素的接触,可改善哮喘控制并减少治疗药物需求量。早期确定职业性致敏因素,并防止患者进一步接触,是职业性哮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估、治疗和监测

    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大多数患者或家属通过医患合作制定的药物干预策略,能够达到这一目标,患者的起始治疗及调整是以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为依据,包括评估哮喘控制、治疗以达到控制,以及监测以维持控制这样一个持续循环过程,见图1。

    一些经过临床验证的哮喘控制评估工具如哮喘控制测试(ACT)、哮喘控制问卷(ACQ),哮喘治疗评估问卷(ATAQ)等,也可用于评估哮喘控制水平。哮喘评估工具ACT经国内多中心验证表明,不仅易学易用且适合中国国情。ACT仅通过回答有关哮喘症状和生活质量的5个问题的评分进行综合判定,并不需要患者检查肺功能。这些问卷不仅用于临床研究,还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评估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通过长期连续监测,维持哮喘控制,尤其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作为肺功能的补充,既适用于医生又适用于患者自我评估哮喘控制,患者可以在家中或医院,就诊前或就诊期间完成哮喘控制水平的自我评估。这些问卷有助于改进哮喘控制的评估方法并增进医患双向交流,提供了反复使用的客观指标,以便长期监测。

    在哮喘长期管理治疗过程中,必须采用评估哮喘控制方法,连续监测提供可重复的客观指标,从而调整治疗,确定维持哮喘控制所需的最低治疗级别,以便维持哮喘控制,降低医疗成本。,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支气管哮喘 > 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