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0年第3期
编号:11899805
外国医生的启迪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3期
     前不久,一位外国儿科专家Pitt受邀到我国一家基层医院儿科门诊坐诊2个月,这位大鼻子黄头发的外国人的到来引起当地不少人好奇。然而,这位外国医生对自己观察到的许多现象也表示十分困惑。

    不用药也能治好病

    一天上午,一名母亲带着她的儿子风风火火来看病,强烈要求输液治疗,医生马上连开3瓶吊针。Pitt仔细一看,患儿只是普通的轻微感冒,而且体温不高,便告诉家长不用输液,回家多喝热水就行。走出诊室,那位母亲还在纳闷:这算什么医生?一片药也没给开。

    事后,Pitt严厉地告诫那位同行,依从患者家长的突发奇想,用抗生素治疗感冒是极不正确的观念。他说,其实早在30年前,外国医生也认为输液比口服药物疗效来得快,但现在观念发生了转变。假如感冒的患儿体温<39℃,他们从来不给患儿输液,而是建议家长回家给孩子用冰袋降温,同时喝大量的热水,过两天就可以自愈。一遇患儿感冒、咳嗽、腹泻等病症就习惯输抗生素,靠药物强制性降体温,这对病情的恢复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让Pitt感到奇怪的是,中国居然还流行给孩子注射“疫苗”预防流感。实际上流感是无法预防的,因为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变异,世界上根本没有有效预防感冒的药。

    滥用抗生素危害大

    一次,一名11个月的男孩因扁桃体充血肿大且高烧不退,在医院治疗了近1个月,医生用了各种抗生素治疗,但患儿的高烧仍反反复复,治疗费用巨大不说,患儿还出现菌种紊乱现象,产生了“抗药性”。

    “这就是滥用抗生素的结果。”Pitt坐诊时经常告诉患儿家长,如果孩子发烧≥39℃,可以口服退烧药,<39℃则用物理降温即可。一般孩子咳嗽,是生理本能的自卫反应,因为小孩子不会咳痰,尤其睡觉时把鼻涕流到喉咙,早晨起来就咳嗽,这根本不用输液。但是如果孩子的咳嗽是由细菌引起的,如支气管感染、肺炎、百日咳等,就需要用抗生素了。

    打消患方顾虑 仔细问诊查体

    Pitt发现,许多时候,中国的儿科医生面临两难选择,因为患者家长总是让医生多开药,开好药,有病就输液。他认为医生应当多与家长交流,教育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病,同时向家长普及医疗常识。他举了一个例子,儿童腹泻多因受凉或消化不良引起,外国医生会建议家长在24小时之内不要给孩子进食,补充水分;如果是细菌性腹泻,再用抗生素治疗。他将这个不开药的道理告诉给一名腹泻患儿的妈妈,这名家长很高兴地抱着孩子走了。他说医患沟通关键的关键在于医生在诊断时一定要问清患儿的病情,努力寻找病因。

    令中国同行不解的是,Pitt给患儿看病时会把孩子的衣服都脱光。家长担心孩子感冒。Pitt说,给孩子看病不脱光了衣服没法检查清楚的。他诊治的一个8个月女婴,家长说病情是咳嗽,但他还是通过对身体状况的观察,确定是否由别的病因引起。“要是穿着衣服怎么看得出来?”Pitt认真地说,无怪乎他看一个患儿要半个小时了。

    在Pitt的居住地,各个社区都建有诊所,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出诊治疗都是免费的。也许这些在中国推行起来并不现实,但Pitt对中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所见所想让我们意识到平时所忽视的一面,相信会有所裨益。, http://www.100md.com(席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