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0年第13期
编号:11955344
求索无止,医者永行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13期
     汪忠镐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生于1937年,浙江杭州萧山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是我国血管外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学组终身名誉主任委员。美国和印度血管外科学会名誉会员,前亚洲血管外科学会主席、国际脉管学院副主席、国际脉管杂志副主编、国际血管联盟顾问,为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创始主席,是我国血管外科杰出带头人,多所国外大学客座教授。50多年来,他先后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大学第八临床学院(邮电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创建血管外科或血管外科研究所,并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

    他是一名屡次垂危的患者,从自纠误诊到拯救他人,经历了怎样的转变;他是一位临床血管外科医生,在已经功成院士后,转入开拓胃食管反流病研究的艰辛历程,并为之鼓与呼;他是一位科学家,毅然决然进行了全新领域内的学科探索,研究发病机制,研制新的手术设备,求知新理论;他一直在放飞梦想的道路上坚韧、顽强地前行着……
, http://www.100md.com
    自救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想活着”

    “最后一次住院还发出病危通知。一直按照哮喘治疗,可病情却越来越重,强烈的窒息使我难以平卧,无法安睡,苦不堪言。”

    2003年,就在非典肆虐之时,汪忠镐院士出现不明原因流涕,最初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不久渐渐出现咳嗽、咳痰、喉部发紧、气短和呼吸困难。这些属于典型的哮喘症状,被呼吸科理所当然地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后,症状稍微缓解,又出院投入到工作中。但咳喘屡屡发作,以致5次以支气管哮喘大发作急诊入院,专家们的会诊意见无一例外,都认为是“哮喘”。

    “我一辈子都是想方设法医治患者,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医生能够治好我的病呢?”正当汪院士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位外国医生提醒汪院士:“您患的会不会是胃食管反流病?在西方国家,中老年患胃食管反流病的现象非常普遍。”

    汪院士回国后,自己要求去消化内科做了24小时pH监测,结果证实,24小时内共发生胃食管反流220次,发生在夜间11:00的反流,最长连续反流时间达40分钟,总反流时间累积169分钟!数据显示,汪院士已经明确存在胃食管反流病,而且已经引发了危及生命的喉痉挛!
, 百拇医药
    尽管胃镜检查没有胃食管炎,但困扰1年多的致命性呼吸困难,乃是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一种会危及生命的呼吸道并发症——气管激惹以至喉痉挛。“在裘法祖院士的全力关注和支持下,我在美国施行了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手术产生了立竿见影的疗效,哮喘症状全无,第2天我就出院了。”

    探知 “我的病能治愈,是何机制”

    “胃食管反流病与哮喘何因何果?这些患者长期被误诊为哮喘、冠心病、咽炎、鼻炎等,患者随时处于窒息的危险中。”

    “当患者出现食管外表现——尤其是呼吸道症状时,常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并治疗,结果往往是一误再误,危及患者的生命。”汪院士深有感悟地说:“我国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水平一直非常有限,仅限于‘既熟悉又陌生,似知晓却缺乏了解’的现状。”

    汪院士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以及国内外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指出,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降低,贲门松弛,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出烧心、反酸、反食的典型症状,胸痛、腹痛、恶心、早饱的非典型症状,以及反复口腔溃疡、口臭、口水过多、慢性咽炎、声音沙哑、突发性耳聋、咳痰、支气管哮喘等食管外表现。
, http://www.100md.com
    据汪院士的学生——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主任吴继敏教授介绍,胃食管反流病在美国约有1 900万成人患此病,每年有10万人为此病而需入院治疗,每年用于治疗的费用达19亿美元。我国北京、上海两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发生率为8.97%,发病率为5.77%,有5%~7%的老年人每天发作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烧心或反酸症状。但是,这并非说明我国的发病情况好于西方国家,其实是我国众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被漏诊和误诊,所以导致统计数字较低。

    回报 “我是医生,如何救治和我同样病症的患者”

    “如何救治和自己一样遭受胃食管反流病折磨的患者?究竟有多少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长期遭受夜间呼吸困难的煎熬?又有多少人因此窒息而猝死?又有多少已经确诊的患者为长期的服药负担所累?”

    汪院士脑海中逐渐形成一个坚定的信念——明确顽固性哮喘人群中有多少患者属于胃食管反流病,乃当务之急!这位做了46年血管外科医生的老专家作出了一个让同道惊讶和不解的决定:组建一个胃食管反流病诊治中心!必须将“胃食管反流病常表现为哮喘等消化道外症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为治病之本”这一概念加以积极推广。
, 百拇医药
    在汪院士的积极决策下,国内首家胃食管反流病中心在第二炮兵总医院建立,汪院士邀请美国著名胃食管反流病专家Noar教授,成功开展了国内第1例贲门Stretta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挖掘 “我要救人,但是救的历程很曲折”

    “思绪着众多的患者群,但是实际上,真正按胃食管反流病得到救治的患者少之又少,很多医生对胃食管反流病缺乏认知;另一方面,普及疾病防治对提升患者的意识还很不够。”

    “患者在哪里?患者在哪里?”

    对于具有烧心、反酸、反食典型症状者,消化科医生容易首先想到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很多患者表现为胸痛、腹痛和恶心,发作性胸闷、气急,发作性咳嗽喘息,咽痛或咽部不适,顽固性呃逆,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等,甚至有以突发性耳聋为表现。“以这些症状到医院看病的患者,自然是按症寻科,再遇到习惯于对症下药的医生,就难免误诊。现在看来,仅仅让消化科医生认识此病还远远不够。”
, 百拇医药
    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进食快或暴饮暴食的人、儿童以及肥胖者等。治疗后存在一定的复发可能,需注意少食多餐,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

    汪院士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第一次进行义诊的场面。“早晨8:00门诊时,义诊的患者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普及疾病防治常识,对提升患者的防范误诊意识非常重要。大众对某一疾病的认知程度,一定是建立在大规模的健康教育干预的基础上。所以我们通过进行义诊、报告、宣讲等形式广为传播这一概念。”也许若干年后,在中国胃食管反流病防治史上会记下重视和扭转误诊的浓重一笔。

    深入 “我要坚守,肯定会有结果”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哮喘,应该以最简单的方法诊疗,特别是基层:医生对病史的诊断很重要。”

    汪院士指出:“很多基层医院不具备三级医院的检查设备,但由于病史在诊断中相当重要,只要基层医生头脑中有这个意识,问诊详尽,诊断起来应该不难。”
, http://www.100md.com
    汪院士归纳出的诊断要点包括憋气、呼吸困难及呛咳等症状,引起症状的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从鼻到咽喉的上呼吸道;如果哮喘多在夜间发作,而白天症状缓解或消失,且按哮喘治疗效果不明显;无明显过敏原及季节性特征,伴或不伴反酸、烧心等症状,则可以初步诊断。对此,汪院士形象地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胃食管呼吸道综合征。

    在临床上,汪院士对本病诊治疗流程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其中辅助检查包括食管24小时pH值临测、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部分患者食管24小时测酸检查可以记录到酸值极高的反流。如果是胆汁等碱性反流,需行食管pH联合腔内阻抗测定。

    吴继敏教授介绍,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Stretta射频治疗及腹腔镜开放胃底折叠术。

    患者首先应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暴饮暴食,减轻体重,部分需配合药物对症治疗,这仅适应于症状较轻或不愿意接受射频或手术治疗的患者。目前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用射频治疗和胃底折叠术已经救治千余例,随访表明治疗效果显著。其中胃底折叠术在该中心多由腹腔镜下完成,适用于症状较重且伴有食管裂孔疝患者。

    汪院士在这条路上一直积极奔走,力挫困难,在全国各地组建了多个胃食管反流病中心;对手术中新发现的部位进行了系统的命名;自主研发了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射频治疗设备,节省了该设备进口的大量费用;多次在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上交流,通过在会议上的演讲和同道们对此理念不断地进行着学术的撞击;医生和患者的教育持续进行。

    “您对目前的诊疗现状满意吗?”当问到汪院士这个问题时,老人的眼神中充满了希望:“应该说我们刚刚起步,我从事这个概念才4年,这条宣教之路还很漫长,但是我将会在我的余生为之奋斗。”, http://www.100md.com(许奉彦 张海峰 张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