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雄心肌梗死治验
气滞血瘀例1患者,女,63岁。患者在1966年体检时发现高血压,伴有头痛、头晕,血压最高达220/110 mm Hg,间断服复方降压片尚可控制症状。1976年开始经常发病,心前区绞痛。发病前1天,下午饱餐后上腹部疼痛如绞,曾用阿托品等无效,第2天上午阵发性绞痛加剧,伴呕吐、便秘。2次急诊,以腹痛待查入院。体检:体温38℃,脉搏72次/分,血压160/100 mm Hg,精神差,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72次/分,心尖区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A2-P2,剑突下触痛明显,心电图ST:Ⅱ、lff、aVF抬高0.2~0.4 mV,I、aVL、V4vsV6压低0.2~0.3 mV,TV4、V5倒置。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证属真心痛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豁痰通络。处方:益母草15g,丹参15g,川芎9g,瓜蒌15g,半夏9g,枳实9g,黄连1.5g,失笑散9g,青宁丸9g。
二诊:服药7剂,心绞痛未发作,4天后腹痛消失,精神好转,大便通畅,心电图Q波加深,ST:Ⅱ、Ⅲ、aVF接近基线,T波倒置变浅。符合心肌梗死演变期。原方不改,继服7剂。
三诊:2周后偶有胸闷憋气,指末不温,脉细无力,苔厚腻虽化,舌质仍偏红。属于气阴两虚之证。宜益气养阴,化瘀通络。处方:南北沙参各15g,麦冬9g,五味子3g,石斛15g,丹参15g,川芎9g,苏木9g,桂枝9g,生地黄15g。
药后症状消失,原方续服以巩固疗效,出院。
核心提示
张氏认为,心肌缺血坏死,与气滞血瘀的理论是相吻合的。所用丹参、川芎、益母草均有祛瘀生新之功,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走手足厥阴二经,能增强活血之效。如心痛甚者,加失笑散(吞服)、瓜蒌、半夏、川朴、枳实以豁痰化浊,理气行滞。心肌梗死病人在进入恢复期时,往往表现为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阴阳失衡状态,因此,后期多以益气温阳的方法来调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87 字符。